第二百六十四章 流求报告(四)(1 / 1)

售卖股票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除了用于建设外和远洋探险之外,还剩余了不少。对于这笔钱的使用,流求公司内部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该将这笔钱退回,以减轻还本付息的压力,也有人认为应该加大海军的投入,增强防卫力量。经过激烈的讨论,这笔钱最终投向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扩大海上贸易,以赚取更多的资金,第二个方面则是加大开矿的力度,扩大晒盐海田的面积,并提前建设制糖和玻璃的生线,第三个方面则是用于流求的教科文卫事业。

临安至泉州的航线是流求公司主要的经营航线,虽然距离短风险小,但由于被蒲寿庚等大海商垄断,加上其他海商的激烈竞争,经营利润并不高。基隆到吕宋、交趾、占城航线虽然利润高距离也不远,但这三地却是蒲寿庚等人的地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三地人口众多物产丰富,贸易利润十分丰厚,蒲寿庚岂能容忍他人染指。话说上次钱老大在三地购买粮食与水牛之事已被蒲寿庚得知,他已派人到舟山贸易站警告流求公司,并放出狠话来,倘若下次再如此,决不会有丝毫客气。

蒲寿庚以泉州为大本营,手下有上万艘大小船只和几万水手,即便泉州官方也不敢忤逆他的意思,甚至沿海制置司也对其礼让三分,整个福建路的沿海水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而官军水军主力则在临安以北的沿海水域,防止蒙古人通过海路南下。流求海军目前只有一千五百人,大小船只数十艘,不管是船只还是人数上都远逊于蒲寿庚,船只的质量和水手素质也没有优势。“蚁多咬死象”,虽然流求海军有火炮这个利器加持,但绝对抗不住众多船只的一拥而上,根本无法与蒲寿庚的海上力量正面交锋。话说蒲寿庚对近在呎尺的流求岛毫无兴趣,并非是没有能力占领,而是觉得蛮荒之地如同鸡肋,占了也无利可图。

山东、河北、辽东等北方汉地及高丽国,虽然也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却因为蒙古人禁绝与流求公司交易的原因,只能偷偷做些走私贸易。在蒙古贵族和汉军世侯看来,流求公司不断诱拐北方汉民,实在是可恶之极,必须打入黑名单。至于开海互市?想都不要想。故北方汉地虽然民间需求旺盛,得了好处的基层官吏也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毕竟是官方明文禁止的走私,只能偷偷摸摸进行,故利润极高但贸易数量却不大。

钱老大只得把经营重点放在舟山-基隆-倭国福原这条三角贸易航线之上。福原即神户,是当下倭国的贸易中心,可以买到黄金、白银、沉香等贵重物品,也有硫磺等大宗商品。三地之间物产的互补性很强,交易量也极大,一趟下来利润极为可观。只不过这条线路并不安全,有许多亦商亦匪的势力,其中最大的一伙势力是小流求的豪族世家。小流求经济贫弱,不少人为了获得财富便当起兼职海盗。流求商船队在此条线路,频繁遭到来历不明的海盗攻击,后经调查便是来自小流求。这伙势力还曾攻击过运送北方流民到流求的船只,只不过被护航的宋军沿海制置司的水军船只击退。

“犯霹雳军者,虽远必诛”,余柱决定旧账新账一把算,彻底解决这个麻烦,将小流求收入囊中。轩哥儿曾叮嘱过他,小流求位置极为重要,时机合适一定要将其纳入霹雳军治下,在余柱看来当下便是最佳时机。一则是公司前期已在小流求有了贸易点,加之商队中也有不少逃亡而来的倭人和小流求人氏,熟悉航线及周边海域的情况,甚至可以进行偷袭。二则小流求主岛只有不到两万人,其城不过几千人,军力不过千人,可以轻易拿下。

当廖泥鳅带着流求军船只出现在小流求城的外海之时,城中一片慌乱。此次流求公司出动了海军和陆军各一个营共一千人,一轮炮击之后,城主便派人出来请降了。要说小流球虽然又孤悬海外,但也有大型商船队时常来往于此停靠补给,但从未见过装备火炮的船只。短短一柱香的时间,小流求港口内的护卫船便被摧毁,城门也被轰塌。实际上,小流球也频繁遭遇外来的入侵或海匪之间的内斗,但这些战斗往往只有数百人,相对于宋蒙战争动辄几万人的规模,简直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先不说流求公司在武器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就连士兵人数也比小流求士兵多,这仗还怎么打?

占了小流求主岛之后,廖泥鳅一边派人继续清剿周边大岛上的海匪,一边将抓获的岛主及其亲信送往基隆。要将小流求彻底控制,除了剿灭海匪之外,还要将其支持的势力连根拔起。只不过小流求的岛屿众多,要将海匪彻底清除需要较长时间。当下将大股海匪清除了之后,舟山-基隆-倭国福原贸易线路便通畅了,至于经营开发小流之事,可以从长计议。

对于开拓建设来说,资金永远不嫌多。故流求公司高层决定增加赚钱的门路。盐和糖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扩大晒盐面积是为了保证流求公司自用,防止被别人卡脖子。糖则是暴利商品,根本就不愁销路。余柱已令人提前进行榨糖厂的建设,只待那二十万亩甘蔗秋天一收获,便会加班加点生产出来投向市场,以尽快回笼资金。令人欣喜的是这段时间探矿人员在生番向导的帮助下,不仅发现了铜、金矿,还发现了一个超大型的硫磺矿。金矿自不必说,铜对工业生产特别是兵工生产有大用,至于硫磺则是大部分用于外销,不仅能获得大量资金,也能交换回不少紧缺的物资——如硝、汞。

秉持霹雳军重视教科文卫的传统,流求公司高层也十分重视教科文卫。除却前期随李开鹏和钱老大而来的各类专业人员外,余柱又带来了五百名专业人员。这些专业人员大部分是工业和矿业技术人员,教师和医疗人员不足百人。按照霹雳军在川西的模式,流求公司将最好的房舍用于教育和医疗,在基隆设置了县学和医院,又在中心屯垦点配备了教书先生和赤脚医生,还派人到临安和舟山采购了大量的药材。

话说教师的工作十分辛苦,白天为适龄的屯民子女和生番儿童上课,晚上还要上夜校扫盲班。与之相比,医生的工作辛苦程度也是不逞多让,除了头痛脑热之类的小病之外,流求岛热带疫瘴频发,忙得他们脚不沾地。面对人手短缺的窘境,余柱只得从让李开鹏从沿海各州县招俫人才,只不过根本没有读书人愿意来流求。无奈之余,他只得组织考试,从屯民中遴选数百名头脑灵活之人进行培训,希望能培养出一批医生和教师,实在不济则培训成工矿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