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最后一课(1 / 2)

(),

载沣对自己的这个儿子相当看重,就算自己当不了皇帝,自己儿子当也够本。

溥仪确实到了年纪,按照宫里从康熙朝就开始定下的传统,必然要进行接种。

本来他是想按照宫里以往规矩,种人痘,不过洋人一直口口声声说牛痘更好,就来了解了解。

英国公使朱尔典和美国公使柔克义最早到来,一同前来的还有一名英国公使馆的医生。

载沣则与载振随后到来。

为了招待,李谕专门让人从天津租界带来了几样非常罕见的水果,比如草莓,——别说老百姓,王公大臣现在都没几个见过。

另外,考虑到有老外,又从西餐厅找来厨师,做了顶级牛排。

人员到齐后,首先举行了一场舞会,增进感情。洋人的交际舞胜在简单,普通人很快能学个大概。

载沣与载振终究年轻,而且出过国,很快融入了这种氛围。

舞会结束后,大家又聊起了最近的文化、科教方面的事情,慢慢才提到种痘。

英国早在几十年前就试图在中国推行牛痘,他们的想法很好理解,就和当初那个关于帽子的说法一样:英国人觉得,中国有那么多人,如果每个人都买一顶英国工厂的棉帽,那么英国的工厂都生产不过来,会是巨大的贸易额。

而牛痘要是推广出去,英国的制药企业绝对能够崛起,干掉他们目前的心头恨德国药企可能也不在话下。

不过嘛,想法总是好的。

英国公使朱尔典很想从皇室身上打开口子,如果那样,他们认为就可以继续大规模推广。

额,依旧想得有点天真。

而载沣这人,虽说是典型的志大才疏,不过对洋人的东西不算反感,在爱新觉罗中算是相对开明一点点的。

载沣听了英国医生关于牛痘种种好处后,说道:“本王曾经了解过,甚至也去了太医院询问。但太医院的太医说,人痘是圣祖皇帝立下的规矩,不能破,所以很为难。”

李谕插了一句:“接种牛痘不仅成功率高,抵抗天花能力强,而且不怎么痛苦。但种人痘则有失败的可能。”

李谕的话让载沣想起了小时候自己接种人痘的场景,一般都是利用天花患者的疮痂,干燥后加工成粉,吹往鼻腔。

听这个过程就知道有失败的几率。

载沣还知道,之前道光皇帝的两个女儿种完人痘就死了。

载沣说:“太医说种痘失败,是因为种痘时心不诚,而我已经提前带着幼儿去拜过痘神。”

“痘神”在晚清很常见,有些地方叫作痘疹娘娘或者天花娘娘,是民间信仰中司痘疹的女神。

既然会有这种信仰出现,从侧面就能看出人痘的失败几率很大。

李谕说:“上海的《申报》进行过多次牛痘的报道,还专门介绍了曾国藩大人当年对牛痘的大力推广。”

载沣说:“《申报》的内容我看过。”

李谕说:“那你一定见过那个《申报》记者程憩亭以身说法的例子。程憩亭说,他老家之前有牛痘局,每年春天都有大夫来给孩子打针,每年四五百小孩接种。他的两个女儿因种了牛痘至今健康无虞。

不过没几年这个牛痘局就被查封,因为有种人痘的郎中看不惯牛痘抢生意,上官府告状说打过针的孩子都死了,以及牛痘是西方的巫术,开牛痘局的大夫是汉奸卖国贼,于是牛痘局被查封。

可紧接着,第二年天花盛行,种过人痘的出现大面积死亡。程憩亭的儿子因为没有牛痘可种,也感染天花夭折。”

载沣听了蛮害怕。最近几个皇帝,要么英年早逝,如同治、咸丰;要么没有生育能力,如光绪。

爱新觉罗皇族仿佛染上了什么诅咒。

载沣看向英国医生:“您能保证种牛痘不会危及幼儿生命?”

英国医生说:“我向上帝起誓,绝不会!”

载沣并不信上帝,对李谕说:“帝师,你觉得呢?”

李谕说:“等我有了孩子,肯定接种牛痘。”

“这样啊,”载沣想了想又对医生说,“我回去仔细考虑一下。”

起码有了态度上的转变,英国医生说:“王爷任何时间都可以找我。”

这种事李谕帮个忙属于无所谓,反正溥仪历史上接种人痘也成功了。

李谕让厨子端上来饭菜和好酒,但没喝几口,巡警部突然找上了门。

“李谕,快出来!我们有调查令!”

赵谦刚打开门,几名巡警就一拥而进,“我们看得清清楚楚,李谕公然僭越,这可不是小事!”

赵谦打哈哈道:“多大事?”

“少给爷几个在这吊儿郎当!”巡警生气道,“小的们,进去拿李谕!”

这种情况赵谦已经有经验,任由他们冲了进去。

巡警来到屋中,看到吃饭的李谕,冷哼道:“李谕,跟我们回衙门蹲大牢吧。”

李谕放下筷子,不紧不慢道:“凭什么?”

巡警理直气壮道:“你目无王法,皇城之下胆敢僭越礼制,亏伱自己还挂了礼部的官衔。”

不等巡警动身,载沣先坐不住了:“放肆!滚出去!”

巡警并不认识载沣,目前醇王府的人因为光绪的关系,都很低调,而且他今天和英美公使一样,穿的便服。

巡警说:“你谁啊!敢这么跟老子说话?几位洋老爷都没说话,你跳什么跳?”

李谕心中好笑,巡警部因为日本人掌握,现在胆子大得很,并不怎么怕洋人。

载沣气道:“混账东西!本王夫人的府邸,哪里僭越了?”

“本王?”巡警一愣。

赵谦这才小跑过来:“几位兵老爷,我都说了有贵客,这位是醇亲王,那位是振贝子,还有英国公使朱尔典和美国公使柔克义。”

巡警一听,冷汗直冒,膝盖一软,扑通跪下去,猛磕几个响头:“王爷恕罪,小的只是来拿李谕而已。”

载沣更生气了,编排这种罪名不就是骂自己老婆的娘家吗,毕竟这座宅邸还是荣家的。

载沣说:“让川岛浪速来找我!巡警部我早就看不惯,袁世凯只会引进一些不着边际的东西!”

其实京城的巡警部是肃亲王成立,不过警察制度确实最早源自袁世凯的北洋,载沣竟直接把矛头指向了袁世凯。

李谕没想到还有这一茬,不过也管不了这么多。

他们本来就有大矛盾,不差这一点……

巡警磕头如捣蒜,慌不择路跑了出去。

李谕这才给载沣倒了一杯酒:“王爷消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