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清丈的事儿算是弄完了,可是接下来还得弄开荒的事。
没有人愿意开荒,尤其是在有田地的情况下,谁会乐意去费那个劲?
一般来说,这开荒的前期工作,都会由衙门里安排一些个判了苦役的犯人来做,偶尔也会让其它的犯人跟着一起做。
只是这些犯人大部分都要戴着手镣脚镣,所以这干活的效率是大大降低的。
唯一能让人感觉到安慰的,估计就是不用付工钱了吧。
这次清出来的良田数目明显多了,而且仅仅是他们这一个县,就多出来一千多亩,这怎么能不让人意外?
要说惊喜吧,在圣上跟前,那可能是惊比喜要多一些,至少现在是。
毕竟,这会让景文帝觉得底下人在故意糊弄他,这是要生气的。
除了良田,就是荒地了。
荒地没少,反而还多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以前有人拿良田来冒充荒地,少交了好几年的税粮。
大治国的开荒政策,前三年是免税的。
主要是这种庄稼的都知道,地也得养,要不然没有劲儿,长不出多少粮食来。
这头三年,基本上就是在养地,不管一亩地是长出十斤粮食还是一百斤,都尽归主人家所有。
饶是如此,也没人愿意开荒。
因为朝廷给分下来的荒地里头,那是真地荒得比沙漠也强不了多少的。
不仅如此,普通老百姓即便是开好了荒地,这最后变成中等田或者是良田了,可能自己也就留不住了。
简言之,就是这活干了,但是最终的好处却不一定是自己的。
所以,没有人愿意开荒。
哪怕是朝廷给出了三年免税的政策,老百姓们也不愿意。
因为开荒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的,你以为只是松松土就行了?
这流程可麻烦着呢。
首先,得先把这荒地上的石头、杂物一一清理干净。
再之后,还要想办法弄到水源,若是离着河边近还好些,若是离得远了,呵呵,那可就有得忙活的了。
除此之外,这地要松土,还得养地,要施肥的,可不是你以为烧把火,再把这地翻一遍,地就养好了。
总体来说,开荒不划算,除非是无路可走之人,才会选择开荒。
当然,若是地质不是那么差的荒地,还是有人愿意开垦的,毕竟这种情况下还是容易收到回报的。
程景舟最近几天,就是在忙活这件事。
丰县的荒地不少,有的位置还可以,但大部分荒地的位置都不好,主要就是没有水源,这是一个大问题。
没有水源,怎么种粮食?
无论是种小麦,还是种高梁,没有水源都是一个大问题。
程景舟为着这个,已经请教了不少人,同时又翻阅了大量的书籍,但是始终没有头绪。
还是谢容昭给他送汤过来的时候,无意间知道他在为什么发愁,便顺嘴提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