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是去散心,但是大抵都没有离这个战乱之地太远。
一是我还想多救一些能救的人,二是想在他们这边一遇上什么问题我依旧能上前去帮他们做点什么。
我们跨越那座枫叶林,又是一片广阔的草原。
千里草原笼罩在碧绿的绿荫下,显得格外美丽。
虽然刚刚步入盛夏,但绿色把辽阔的草原渲染,绿色成为千里草原的主题,变成了绿色的王国。清晨旭日东升,骄阳把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金黄色的阳光把草原点缀的分外漂亮,山川披上了金黄的迷彩服,草原飘起袅袅炊烟,如白色的纱幔随着晨风徐徐地升迁,展望原野让人有新的感触,草原在不断的变化,而且是越来越壮观,越来越丰饶。
步入盛夏的季节,草原的牲畜如进入天堂一般,格外的潇洒,悠闲恬静地吃着甜美的牧草,嫩嫩的青草使劲一握会滴出绿色的汁液。清新的牧草散发出清香的气息,不用说牛羊喜爱,就是我们扑入草原的怀抱,也会被这碧绿的原野熏陶,牧草的芳香直扑鼻息,那种香气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珍珠般的牛羊散落在草原上,贪婪地低头吃着嫩嫩的绿草,已经忘却一切,沉醉于原野上。
这边的地带可能早就到了那些民族的地方。
牧民们伴随着冉冉升起的红日,投入新的一天生活怀抱中。男性收拾着棚圈的卫生,打扫着牛粪,而女性则开始把奶牛驱赶到牛圈旁边,要开始挤奶工作。那些奶牛已经习惯了这种每天的挤奶活动。站立在那里等待着主人。饥肠辘辘的牛犊在圈里显得迫不及待,来回乱窜,一旦打开圈门,争相要挤出。但是,每次只能放出一头牛犊,这不知那个会得到主人的宠爱优先放出。那个放出来的牛犊,拼命地吮吸着母亲的,恨不能一口气吃个饱。可主人不会让它们如意。恰好母亲的哺乳激情降临之际,欲流出时刻,主人会及时把母子分开,开始了“野蛮的掠夺”把甘甜的使劲地挤出,热乎乎的奶水,飘出了乳香的滋味,令人陶醉,真想立刻喝上一口鲜鲜的牛奶,感受草原这带有青草芳香的甜蜜性,这才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随着晨风,伴随着明媚的旭日阳光,草原是那样的安祥,草原是那样的壮丽。细心倾听原野上的鸟儿唱着优美的歌声,迎着新的霞光飞向蓝色的天空,审视着这草原新的一天的降临;你看,小溪的水流是那样的欢快,匀速向前奔去。小溪中的鱼儿偶尔跃出水面,争相呼吸着清晨带着牧草芳香的空气,这正是清水透彻,游鱼可见的真实描述……
向辽阔的草原极目望去,一片郁郁葱葱,轻纱般的雾气匍匐于原野上,给草原增添了几分神秘感,白色的毡包散落在大草原上,掩映在雾气中,时隐时现,让人感觉幻影重生;悠扬的牧歌来自草原深处,这是令人喜爱的蒙古长调,它绵软悠长,发自肺腑,倾诉着草原儿女热爱生活,热爱草原的衷情……
盛夏的草原,草原的夏日总是那样的优美,那样的令人神往。绿色的大草原敞开宽大的胸怀,把所有的爱奉献,无私地养育着热爱草原的人。草原儿女世代生活在这里,是草原的甜蜜养育着他们。
草原的夏日是美丽的,一切掩映在碧绿的世界里,显得格外的清新,洁净的原野,牧草繁茂,嫩嫩的牧草散发着芳香,让人感悟到绿色生命的珍贵性,可爱的大草原,永远令人向往的地方!
其实这有一种令人感动的民族精神,也有个特别的别称,他叫做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指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的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这种文化包括草原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风俗习惯、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其中价值体系是其核心内容。从目前的文化定位特征来看,草原文化是具有浓厚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的一种复合性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四种特性:
历史传承的悠久性。从远古开始,在中国北方辽阔的草原上就有人类的祖先繁衍生息,远在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留下原始生产和生活的足迹。这里大量丰富的考古遗存,是探索中国早期人类活动的最有价值的核心地区之一。最早的有呼和浩特市郊区大窑村南山的石器制造场,其年代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代,这里相继产生多种开文明先河的文化成果;特别是游牧文明形成后,将草原文化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草原文化成为具有历史统一性和连续性并充满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文化。
区域分布的广阔性。作为地域文化,草原文化是在我国北方草原这一特定历史地理范围内形成和发展的文化,大致分布于包括从大兴安岭东麓到帕米尔高原以东,阿尔泰以南至昆仑山南北的广大区域,涉及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西藏等省区。在这一广大的区域范围内,虽然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所创造的文化不尽相同,但都是以草原这一地理环境为载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内在的联系,形成具有复合特征的草原文化。草原既是一个历史地理概念,又是重要的文化地理概念。
创造主体的多元性。草原文化是草原地区多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由于这些民族分别活跃在不同历史时期,此起彼伏,使草原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形态,诸如匈奴文化形态、鲜卑文化形态、突厥文化形态、契丹文化形态等等。这是草原文化创造主体多元性的集中体现,也是草原文化区别于中原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草原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多元的,但由于这些民族相互间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族际传承关系,因此这种连续性和统一性体现在草原文化发展的整个历史进程之中。
构建形态的复合性。草原文化是一种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特色鲜明的复合型文化。草原文化在早期经历新石器文化之后,前后演绎为以西辽河流域为代表的早期农耕文化和聚落文化,以朱开沟文化为肇始的游牧文化以及中古时期逐步兴起的游牧和农耕文化交错发展的现象。因此,草原文化不仅是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统一,也是游牧文化与其他经济文化的统一。不同的文化形态在不同历史时期从不同角度为草原文化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和活力。草原文化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中最具古老传统的地域文化之一,在吸纳现代文明因素,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激荡、碰撞、冲突和吸纳的过程中形成新的统一,使草原文化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统一的整体。草原文化随之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地域与民族相统一、多种经济类型并存的复合型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