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南嘉一直等到日近晌午,袖儿娘还没回来,她担心赵靖玉等得不耐烦,便决定先回大宅告知一声。
虽然她内心巴不得现在就上路,但好事向来多磨,她也只好忍耐。
到了大宅门口,谢南嘉发现守在门口的护卫都不见了。
她心下疑惑,快步进了院子,负责洒扫的小丫头看到她,懒懒道:“二公子都走了,你还回来做什么?”
“你说什么?”谢南嘉大吃一惊,“二公子走了,什么时候走的,为什么走?”
“二公子的事岂是咱们能管的,他想走就走了呗。”小丫头说。
谢南嘉脑子嗡嗡作响,回眼看见春芳和红杏挎着各自的包袱蔫蔫儿走过来。
“二公子怎么会突然就走,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谢南嘉迎上去问道。
“起开,都怪你个小骚狐狸!”红杏恶声骂道,两眼直喷火。
春芳也是一脸不甘,但她不会骂人,只拿眼刀子剜谢南嘉,同时心里又有些懊悔。
她后悔不该听红杏的教唆,故意把那些闲话说给二公子听,她和红杏只想着二公子会因此厌弃袖儿,却没想到二公子竟然一气之下回了京城。
这下可好,袖儿是被厌弃了,可她们也没落着什么好,生生把自个儿的希望给掐断了。
红杏还好,起码回家不会挨打,她没能达成她爹的愿望,又让她爹白白花了钱,回去不死也得脱层皮。
这样想着,春芳又忍不住埋怨红杏,要不是她出的馊主意,也不至于鸡飞蛋打。
她恨恨瞪了红杏一眼,挎着包袱头也不回地走了。
“哎,你瞪我做什么?”红杏不服气,追着她出去了。
谢南嘉手脚冰凉,失魂落魄地去了上房,几个时辰前她还在这里被赵靖玉调戏,转眼便人去楼空,徒留一室冰冷的家具和没消散的龙涎香气。
谢南嘉跌坐在椅子上,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过了半晌,阿英轻手轻脚地走进来。
“袖儿,我知道二公子为什么走。”
“为什么?”谢南嘉猛地抬起头。
“是红杏和春芳说了你的坏话。”阿英把自己偷听来的话告诉谢南嘉。
谢南嘉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
她早知道那两个丫头不安份,却念着她们是乡下人,见识短,不愿用后宅的手段对付她们,没想到最终事情竟坏在她们身上。
真真可恶!
气愤之余,她又后悔不该轻敌,早知如此,昨晚借着被倒掉的点心她就能轻而易举将红杏逐出大宅。
父亲说过,轻视敌人乃兵家大忌,怜悯敌人乃妇人之仁。
她就是一时心软,害自己白白失去了回京的机会,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谢南嘉坐着生了一会闷气,又在心里把赵靖玉骂了一通。
看起来挺通透的一个人,原来竟是个大草包,听了别人的闲话,难道不应该问问她这个当事人吗,连真假都不辩就把人定了死罪,他若做官,肯定也是个昏官。
说什么看她还算良善,不忍她埋没在乡下,如今却走得头也不回。
男人果然没一个可靠的。
除了爹爹。
赵靖玉,今日你不分青红皂白弃我而去,等我有朝一日回了京,再与你好好算帐。
可是,要怎么回京呢?
三百里路,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对于如今的她来说,却是那样的不可企及。
袖儿娘还在田里,听闻二公子回京,火急火燎地来大宅找谢南嘉,见她没被带走,又是欣慰又是心酸。
欣慰的是她的袖儿不必离开她去那吃人的侯门讨生活,心酸的是袖儿服侍过二公子,以后还怎么嫁人。
谢南嘉两天没见袖儿娘,竟觉得她格外亲切,连她的拥抱都不排斥了。
母女两个相伴往家走,路上遇到一些嘴碎的乡民,幸灾乐祸地挖苦:“哟,袖儿,二公子如此大费周章地挑选了你,回京怎么把你漏下了?”
也有人打趣道:“袖儿娘,原想着你和侯府成了亲家,我们也好跟着沾沾光,没想到你这丈母娘满打满算就当了两天,真是可惜了了。”
袖儿娘气得心口疼,把那些人骂了一通,带着谢南嘉匆匆回到家,关上门自己生闷气。
谢南嘉劝她:“娘,你别难过,其实二公子并没有让我侍寝,我们什么都没发生。”
“真的?”袖儿娘惊喜道,随即又垮下脸,“有什么用,别人是不会相信的。”
“谁爱信不信,我又不是非要嫁人。”谢南嘉说道,“姻缘应该是两情相悦的水到渠成,而不是刻意的为了嫁人而嫁人,若是遇不到良人,勉强嫁一个不称心的,倒不如守着娘来得幸福。”
袖儿娘被她说得一愣一愣的,喃喃道:“娘越发不认识你了,这些道理你是从哪里学来的?”
谢南嘉眨眨眼,推给了赵靖玉:“我是听二公子说的。”
袖儿娘半信半疑:“二公子为何会与你说这样的话,莫非他对你……”
“娘,你就不要多想了,我全须全尾地回来,你该高兴才对。”谢南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