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15年5月中旬,京城
周铉实指出了目前对农民不利的祖制和农民这个最底层生存状况,黄道周和陈子龙完全无法可说,但两人仍旧有很多疑问。
黄道周问道:“状况的确如此!但要改变这些祖制和收租比例,其目的和意义何在?”
“其实,改变这些祖制和规定至少有三个好处。首先,农民能够活得下去,无论是丰年还是灾年,不至于造反;其次,官绅地主富人能够长久地保有家产,传承家族;最后,大明有充足的税收来源,不担心建虏和鞑子,甚至适当可开疆扩土。”
听过这番话后,黄道周和陈子龙都在认真地思考着,后陈子龙又问道:“可这样做,受损的是官绅地主富人啊!这岂不是‘与民争利’吗?”
周铉笑着道:“难道农民就不是民吗?他们生活得那么苦,吃不饱、穿不暖、住得差,税又收到他们身上,还有繁重的田租。读书人不应该胸怀天下吗?”
听到这发自内心的灵魂考验,陈子龙有些脸红。
黄道周则问道:“可这样做,官绅地主富人不答应啊!这是损害他们的正当收入。”
“是啊!但是,他们希望几十年后,农民造反砍掉他们或者他们后辈的人头吗?为了自己的好日子,丝毫不顾及农民的日子,最后逼得农民活不下去,然后只能掀翻桌子,砍官绅地主富人的人头。”
黄道周点了点头,但是没有讲话。
周铉继续道:“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一些观念和人心。如果官绅富人地主适当做一些让步,他们就可能永久的安全和富有,天下就可能永久的太平。
黄老先生、子龙兄,西汉、东汉、唐朝、宋朝等都出现农民造反,可见,这些观念和人心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历史在不断地循环。
适当限制朝廷的权力、官绅富人地主在钱财上适当让步、农民日子过得温饱温暖有希望,这才是大治和永久的太平啊!”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黄道周说道:“周公子,你今日的话有些过于大胆,那可是要得罪很多人。朝廷和地方上大多数官员肯定不会同意的,地方上的官绅富人也不会同意的。但这的确是一个好思路。”
“谢谢黄老先生的提醒!我要说的是,洛阳的福王和河南死去的官绅肯定不甘心自己被农民杀死,不能等到最坏结果出现的时候才知道后悔和反思。
大明的官军保护最多的其实是官绅富人的资产,而不是穷人和农民的资产,如果连一点利益让步的觉悟都没有,那只能等待历史的轮回。”
陈子龙咳嗽两声后道:“周铉弟,你的话让在下震耳发聩!我第一次听到这么有意思的话!但这个话目前不宜提;否则,会导致很多官员对你有意见。
当下,大明的危险来自于建虏和流寇,只有把这两件事情解决好了之后,再去谈。”
周铉觉得子龙的话有些道理,但也存在问题,于是说道:“黄老先生、子龙兄,有没有想过?一旦危险过去,官绅地主富人还有改的愿望和动力吗?但是,不是每次危险都可以拖延过去的。”
此时,黄道周急忙问道:“周公子,那你准备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