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掉烟花间,遣散姑娘们和下人等等,花掉了阿桂开店所赚利润的三分之一。攥着手里的一大笔钱,选一个黄道吉日,阿桂老板带着结拜妹妹,一起离开了登场。
这个大名叫林桂生的苏洲枫桥女子,
初闯上海滩,大获成功,前面,又是什么在等着她呢?
浦江边与登场遥遥对望一角,正好成为一个大弧线的一个小渔村,地势得天独厚。浦江自西向东蜿蜒而来,流经上海滩市区,将上海滩分成浦西和浦东。
浦江,
是上海滩的重要水道。
在今天的上海市中心外白渡桥中间,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后在吴淞口注入长江,是长江汇入东海之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江水在流经这个小渔村时,
因地势平坦,变得缓和宽敞。
因此,不知从何时开始,便陆续有行人来到这儿,搭小渔船过江。彼时,水天一线,水流温柔,二岸风光无限,既过江,又赏景,行人心情舒畅,不觉己到对岸,是为悠哉快哉。
于是乎,
小渔村逐渐成为了上海滩有名的渡江地。
人们又以当年小渔村只有十六户渔家为由,取其韵名为“十六里铺”。当然,这只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说法。
据《上海名街志》记载,
地理意义上的十六铺,始于北宋天圣元年(1023年)。
当时,吴凇江下游有一条支流名上海浦(即今十六里铺处),岸边逐渐形成聚落,渔民、盐民、农民等常在此处交换商品,饮酒聚会。
而地名学上”十六铺”的首现,
是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
为了防御太平军进攻,地方官员搞起了团练组织---将上海县城厢内外的商号,建立了一种联保联防的”铺”。由铺负责铺内治安,公事由铺内各商号共同承担。
本来原计划,是划分为27个铺。
但因种种原因,实际上只划分了16个铺(从头铺到十六铺)。
鸦片战争前,十六铺以南已建有王家码头、董家渡码头等10余座砖石结构踏步式台阶码头;1846年,江滩出现了为驳船、洋帆船转卸货物的木质结构浮码头。
1866年,
又造出木质结构固定码头。
至20世纪初的1900年,供轮船专用的钢质浮码头、固定码头成功建设。十六里铺客运码头的鼎盛时代”每天4万多人次,每年670多万人次……买票要排队……白天航班平均半小时就有一趟……上海-重庆1条航线有13条船在开。”
不管具体是怎么回事,
上海滩十六里铺,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经过实地观察,林桂生决定把自己的新家,安在十六铺。这一决定,自然让黄捕头,宝英和雅芳等人,都迷惑不解。
从位置上看,
十六里铺和登场相比,离法租界较远。
黄捕头上下班不方便,有事也不能立即赶到,还有,离法租界较远,也就是离上海滩的繁华区域性较远,似乎有点闹中求静,舍近求远。
阿桂胸有成竹,
慢悠悠解释到。
“离官府近,易惹麻烦。距租界近,凡事不好遮掩。十六里铺,本是华洋杂处的租借地,号称‘三不管地带’,想想登场的二管二不管,不正好天高皇帝远,由着自己来吗?”
大家这才醒悟,
鼓掌叫好,一致同意。
经过多日的奔波,阿桂看中了十六里铺小东门上,一门进的五间平房小院落。此时,小东门己聚集了一批老店、名店。有协大祥、宝大祥、信大祥棉布店,有何恒昌、大昌祥绸缎局,有德兴馆、醉白园、大吉楼等菜馆。
其他的还有,
童涵春堂国药号、
王德大麻油行、万有全火腿店、王大有铜锡店、吴良材眼镜店、冯万通酱园以及曹素功、詹大有、查二妙堂、李鼎和四大笔墨庄。
(到抗战前,南市最大的百货公司、游乐场所--福安公司也开设在这里。著名的金银首饰大同行裘天宝、方九霞、景福、老庆云等6家银楼开设在小东门的支马路方浜路上,人称金银首饰街。)
这幢一门进的五间平房小院落呢,
有点类似名闻天下的北京四合院。
前主人曾是江浙富商,后因经营不善破落,无奈以较低的市价出卖。房屋离小东部门热闹区域性就一巷子,正中一扇苏洲小园林弧型大门,东西伸出百米,小青砖缕空花墙,呈浑圆把房屋紧紧搂抱,自成一体。
进大门,
是一块半人高的立坊。
本是涂成明黄色,上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大字,系主人自题。阿桂嫌其“无厘头”,让下人重新涂成罩色(罩一层透明漆。由于大漆炼制的透明漆不可能做到无色透明,总会带有浅褐色,因而底色色彩透过罩明漆后,色泽就不同于原底色,色调也会变得柔和。俗称罩色。)。
在上就二字儿,
黄府(一说是黄金荣的自题手迹)。
绕立坊左右进去,一个做得十分精致的苏式园林山水小花园,假山湖水,小鱼莲蓬,茂花盛草,落英缤纷,四季就在这儿,热火朝天的变迁着。
五间房,
平呈凹状环转绕小花园。
中间是主人住宿,左厨房储间杂室,下人房,右会客室兼餐厅,洗漱间(厕所)。主人房和会客室,都有小门通向屋后,各大约一间半房宽长,小树浅草,翠竹野花,泥土芬芳……
缓步小花园,
隐隐约约时闻人声鼎沸,
安安静静端坐品茗把盏,实是一处动静接合的好去处,阿桂喜欢极了。本来呢,要按黄捕头和宝英雅芳的主意,婚礼要办得轰轰烈烈。
可在阿桂的执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