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风云变幻,你方唱罢我登场。
影响不到李平安教书、种田,好处也不是没有,譬如去卖桃不用交五文钱入城税。
城门卒顺手多拿几个桃子,轻易将损失找补回来。
胥吏之害如附骨之疽,绝非改革能治,再过几百年几千年也是如此!
整体来说,税制改革让大雍百姓喘了口气。
沿河村百姓稍微富裕了些,偶尔会去码头买条鱼,送去草芦感谢李平安教书之恩。
时光悠悠。
桃叶黄了又绿,绿了又黄。
转眼到了永兴十一年。
清晨。
李平安在草芦外打了趟拳,并非龙象般若功,只是用来熟络筋骨的庄稼把式。
生火,熬粥。
炊烟升起,饭香四溢。
一声欢快的声音传来:“先生,早上好。”
“吸溜,好。”
李平安边喝粥边回应,笑容满面,和蔼可亲,谁也猜不到他就是令凶犯颤抖的医魔。
田园生活,消磨戾气。
与孩童接触的多了,亦生出几分天真。
学生很懂事的清扫落叶,支起用了六年的木板,上面雕刻的千字文已经磨的光滑发亮。
“上课。”
李平安洗了洗手,拿起教鞭逐字逐句的教学生念诵。
六年过去,学生已经换了两批。
刚开始只有沿河村孩童,后来邻村百姓听闻李平安教写字算账,一年只收一坛土酒,也将孩子送过来读书。
第一批毕业的学生,大多回村里种田,少数几个成了账房学徒。
逢年过节来拜会李平安,与先生叙叙话,留下几个鸡蛋、几两猪肉或者一条河鱼。
说话时总免不了聊起儿女,学生拜托李平安,将来他儿子来蒙学,定好狠狠的打狠狠的管教。
唯有毕业了,才知道学习的重要!
“教了父亲教儿子,将来还会教孙子,几十年后一个村里都是我学生,难怪教书先生受人尊重!”
李平安觉得,教几十年书也不错。
奈何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待得久了必有祸事临头。
晌午时分。
学生正在吃饭,忽然听到杂乱脚步声。
李平安循着声音望去,见到十几条汉子穿过桃林,径自向草芦走来。
“朱爷,前边儿就是。”
引路汉子弯腰撅腚,满脸谄媚:“我仔细打听过,那大夫种了片桃林,平日里教人读书。”
李平安双目微眯,与正在写字的学生说道。
“今下午不上课,现在放学回家吧。”
“放学喽。”
孩童未觉察危险,听到放学就欢呼喜悦,树枝一扔就化作鸟兽散。
汉子未阻拦孩童离开,很快来到草芦跟前。
为首的仔细打量李平安,面露疑惑,正要开口询问。
引路汉子率先说道:“朱爷,这人有家传医术,能生死人肉白骨,足够抵了欠债……”
“可是唐先生当面?”
为首的汉子挥手打断说话,拱手道:“我是朱田,与您一道从宣府来京城。”
李平安稳坐在石桌旁,也不起身,微微颔首道。
“模样比当年富态了。”
“果真是唐先生。”
朱田笑着说道:“从宣府饿了一路,染上了嗜吃的癖好,吃了多了也就长胖了。”
李平安眼界远非寻常,自是看出朱田有修行武道,指了指那引路汉子说道。
“这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