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试点(2 / 2)

现在的县城,处在白鹿塬下,清峪河旧道的南岸。

相比起三原最早的旧治清水谷永安城,以及后来迁移到白鹿塬上的永安镇,再到后来塬下的任城,旧永安城位置险要,最开始是军城,后来塬上的永安镇,居高临下当交通要冲,

任城依塬而守,面对平原。

总的来说,以往主要是突出军事上的需求,而现在和平时期,赵仁本觉得县城应当选在交通更便利,经济更好的龙桥。

“县城迁到清河乡龙桥来,我也是支持的,你回头打个报告。”

县城迁到龙桥,对武家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

赵仁本说龙桥是个好地方,十里相邻的龙桥武家堡和李家庄,居然出了两宰相,

赵仁本是很想在三原做出一番政绩来的,这样就更有机会冲击省台要职,不管是各司郎中,还是著作郎秘书丞大理正,他都是想试一试的,

到他这年纪,往上的每一步都得努力,要是没走好,那可能一步调队再跟不上。

“相公,听说朝廷准备要推行新法,我三原县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我可以在朝中为三原县争取一个新法试点机会,能不能成这个还不好说,不过我建议你,可以先着手对三原县先做个全面摸底普查,把户籍人口、土地田亩、家庭财产,都调查清楚,要准确。”

朝廷之前也是立五等户,以家庭财产多寡来分等,后来又细分为九等。

其中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户统称上户,中中、中下、下上三等户称为次户,下中、下下为下等户。

征收户税就是按户等来征,甚至衙门里平时一些地方上的费用摊派、杂徭也是按此来的。

只不过就算开国都第十三年了,可户籍人口、家庭财产、土地田亩这块,其实依然很不清楚的,

隐瞒人口,虚报岁数,假报财产,以及田亩混乱这种事情非常普遍。

既有百姓为逃税少报,也有官吏为多征而多写。

许多富人地主明明财产很多,却各种隐瞒少报,不少百姓很穷,却硬被胥吏写成上户。

如果朝廷要推行两税法,那么这些都是必须先搞精确的,毕竟户税要按财产来定户等征收,地税也是要按亩来收租。

“想要地方发展,首先还是得让百姓能安稳,我武家来到龙桥也十五年了,对这里也算是十分了解,朝廷的租庸调制建立在均田之上,可现在的龙桥,其实许多百姓都没有地,或只有很少的地,可编在户籍上,却依然还得按丁缴纳租调服庸,百姓多有怨言,觉得不公,负担太重。”

赵仁本点头,也早在下乡访察时发现这些了。

“我跟圣人进谏,对于无田地的百姓,列为客户,不论有几丁,也不再征收一丁两石粟的正租,仅按其家庭财产定户等收户税钱,如果是下两等户,也免征户钱。

家庭有壮丁的,仅需每年服二十天正役,中男的,服州县的一些杂傜。”

“咱们三原县可以申请先试点。”

赵仁本惊叹,“如果真的能行此政,那就不会有那么多逃户了。”

“嗯,贵族豪强地主家的佃户,也当登记为客户,不能当黑户。”以前百姓逃避赋税劳役,弃籍逃户,隐匿于豪强地主家,这对朝廷很不利,甚至让豪强地主们掌握了依附于他们的这些人的人生自由,形成很强的依附关系。

现在把这些佃户清出来授为客户身份,客户和主户在法律上统一授给良人身份,那地主豪强对这些人的控制力就大大减弱,

“相公,如果无地者登记为客户,不需缴纳租调,只怕会有很多只有很少地的百姓,会卖地、弃地,主动成为客户的。”赵仁本道,毕竟租庸调制下,是按丁征税服役,一丁一年两石粟、绢二丈、绵三两,一年还服二十天免费的正役,服不够数还要折绢代庸。

管你有一百亩地还是一亩地,一个人丁就算一份。

“如果我们三原县能够试点新政,那可以在普查清楚户籍人口田亩这些后,给予那些有地者划等。

比如说有十亩地是十等,二十亩地是九等,一百亩地一等,有多少亩地就划多少等,把原来的一丁每年两石粟、绢二丈、绢三两也划为十等,

如果仅有十亩地,那一丁就只需交两斗粟、两尺绢、三钱绢。

“那如果一户内有多丁呢?”

“那就一户内的土地先除丁数再划等,比如一户六口人,家有二成丁,仅有三十亩地,那么可以一个划十等丁,一个划九等丁······”

说到底,这套试行办法,其实还是基于按财产来收税,而不是按人丁来收税,而财产最主要的一项,就是占有田地数量。

当然具体执行的时候,田肯定也还是要按肥瘦分等。

而农民外的工匠商人,也肯定有不同政策。

有田地产业者为主户,无田地产业者为客户,

客户不需纳租调,主户纳租调,但要是田不满百亩,也是可以打折减免的。

试点的时候,对百亩以上地的家庭,也仍是按租庸调制来征,并不会马上就按亩征收,

赵仁本叹道,“如果我们三原县真的能够争取到试行这新法,那么大量百姓将获得税赋的减免,负担大为减轻,甚至许多逃户也愿意重新入籍成为客户的,”

客户也是良民,逃户黑户却不是良民,良民身份其实还是有很大权力的,起码点选府兵、科举当官,甚至做吏,那也起码得是良民出身。

“好处是百姓负担降低,但也有个问题,就是税收会立马减少许多。”毕竟现在只给授田不足的百姓减免租调,但却并没有立马给拥有许多田地的大地主们,也按田亩征税赋。

“相公,我觉得这倒问题不大,咱们三原县现在工商兴盛,工商税赋这块能够填补,”

三原县做为关中白菜心,京畿之地,土地兼并问题是十分严重的,长安的皇亲国戚、勋戚大臣那都是紧盯着,有点机会就要兼并。失地的百姓越来越多,或者说普通百姓也早就没机会再能分授到田。

没有地,租庸调照样少不了,于是乎百姓就只能弃籍逃户,跑去依附地主豪强做部曲或是佃户。

赵仁本做为县令,职责不仅有收缴税赋,劝桑课农,人口增长也是重要任务,治下百姓都弃籍逃户,他这个县令可是有很大责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