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乌桥预警(1 / 2)

无限超进化 世纪阳光 2094 字 6个月前

众人重新集合,已是临近中午。</p>

一合计先回酒店中饭,休息一下再去最后一个景点,说是傍晚观景最有意思。</p>

下午3点,众人集合,准备前往最后一个景点,百年柚木大桥。</p>

牧良与子书银月,因为要在晚上乘坐高铁,去往高邦,所以提前收拾好了行李,搁置在车上,回来时直接就去车站。</p>

考虑到半边红翡玉石不方便携带,将之交给莱比带回地星精英学院。</p>

一行人,没有沿着上午的路线行进,而是选择了乡间马路一路赏景。</p>

久晴的天空,好不容易聚集了一片云层,下了一阵飘风雨就散开了。</p>

太阳重新冒头,笑嘻嘻地光照大地。</p>

从城市郊区驶过,无数东西方结合的房屋造型,矗立在马路两旁。</p>

玉器作坊、杂货店、香火店、酿酒铺等小生意门店,错位排列比比皆是,人群川流不息热闹非凡。</p>

转上乡村小道,车流减少,换成了电动摩托,比小车跑得还快,呼啸而过甚是拉风。</p>

逐渐稀落的房屋,平添了鸡鸣狗跳,增多了清新气息,开阔了窗外视界。</p>

绿油油的茶树林,刚刚成长的禾苗,青山不老翠色长留。</p>

田头劳作的村民,地头玩耍的孩童,天空飞翔的鸟儿,远近相宜自然相容,宛如水墨生活。</p>

“看,柚木大桥到了。”</p>

“好精致的木桥,好像是叫乌桥吧。”</p>

“啊,这么多游客,会不会将桥压垮。”</p>

“下面的曼塔湖,水怎么这么少,</p>

与网站上的介绍有出入呀。”</p>

春风拂面,游人如织。</p>

各色叫卖,风幡招展。</p>

湖上渔船点点,游人垂钓,远山近水仿佛油画。</p>

一行人,在两名地星卫士的前后护卫下,轻松写意地在桥头游逛,不断地点评木桥的沧桑经历与历史贡献。</p>

史料记载:这座百年柚木大桥,长达1.2公里,由实心柚木建造而成,以“之”字形跨越曼塔湖。</p>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缓雨季时,大水对桥的强力冲击,给湖两岸的百姓带来了极大便利。</p>

柚木,是丹邦最珍贵的宝藏之一。</p>

人们普遍用来建桥筑屋,打造家具雕刻饰品,委实用处广泛,造福地方。</p>

两个半世纪过去,岁月悠悠,柚木长存,可见其坚固结实程度,无愧木中之宝。</p>

众人跨上桥面,用手抚摸朴实无华、古色古香的木质条纹,体会浓郁乡风,岁月沉淀。</p>

深刻感受它的坚忍不拔,与无私担当,人人肃然起敬。</p>

到达第一个休息亭,在大家凭栏眺望时,一名地星卫士继续讲述桥的故事。</p>

“乌桥上有6个遮风避雨的休息亭,以此体现佛教的‘六和精神’即:戒和同修(戒律面前人人平等);身和同住(行为上互不侵犯);口和五诤(言语上和谐);意和同悦(精神上志同道合);见和同解(思想上建立共识);利和同均(经济上均匀分配)。”</p>

“禅语普世,佛门缘于世俗,又游离世俗,终究难舍尘埃</p>

,这也算是一种境界吧。”牧良难得地评价道。</p>

“太哲学了,听不懂啊。”唐小龙故意嚷嚷。</p>

“小文子不当和尚,是佛门的一大遗憾。”子书银月笑着调侃道。</p>

“是啊,那些僧人对小表爷表现得很亲近,像是关照同门师弟一样。”莱比也凑上了热闹。</p>

“组长让我写实习报告,要不要将他与僧院的友好关系,交待一番。”李菲妮一本正经地开起了玩笑。</p>

“对啊,很有必要的,他代表的是学院,对方是僧院,学院、僧院都是学知识的场所嘛。”</p>

子书银月越说越起劲,大有上升到外交高度的意图。</p>

“这个主意挺好,我回去后向学院建议,以后专门到僧院进修一段时间,跟着一起外出僧饭,每天诵读经文4个小时。”</p>

牧良终于找出反驳的理由,惹得大家又是一阵相互调侃,全然不顾其他游人的指指点点。</p>

说笑间,众人已经来到了乌桥的最南端桥头。</p>

可以看到,对面堤岸上有不少游客,正在售卖各式商品的摊贩前讨价还价,一片热闹场景。</p>

就在这时,厨师“大汉”望向一个方向。</p>

不一会儿,将一串数据发送到子书银月与牧良的身卡手机上。</p>

两人听到手机持续发出提示音,连忙打开一看,心中吃惊不少。</p>

厨师“大汉”传输给他们的信息表明,在西南方向800米直线距离的山林中,有8名男子持有武器。</p>

狙击步枪一把,手枪2把,</p>

冲锋枪2把,普通步枪3把,疑似手雷4颗,望远镜一个,对方正在观测大桥方向,目标对象不明。</p>

“扫描周围500米范围内人群,检测是否有携带武器者。”子书银月用希金语言低声下达指令。</p>

“未发现枪弹型装置,伤害性刀具368把,其他形状无法判断杀伤力。”</p>

厨师“大汉”,很快给出结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