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优秀的电影肯定是要张弛有度,收放自如。
指望从头到尾一路是不现实的,就连男女动作片都要加剧情不是?
要是一上来就是“亚麻跌~亚麻跌”,然后就不停的“亚麻跌~”,那么老司机们会感到特别的枯燥。
拍好一部不难,难在能够让人在贤者模式下,还能继续的看下去。
好了,扯远了。
相比于电影的稳中有升,那么拍摄的过程大概只能是一水的枯燥。
大部分的士兵龙套已经离开,只剩下一个连的驻军,帮助电影撑场子。
当然,大场面已经拍摄了一部分,现在就是不断的雕刻日常生活。
比如,被围困在要塞里的士兵,缺食少衣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
史书上记载城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把弓弩上用动物筋腱做的弦和盔甲上的皮革等都统统煮了吃了。
这体现了战争的残酷,董熹可以选择完全正面展示出来,也可以侧面反映。
甚至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来让观众理解到汉军所处的背景是多么的无助。
谢霆峰等人扮演的“啦啦队”,其实就是匈奴的劝降队,他们身披大饼做的袍子,在两军阵前舞动。
也能让人感受到荒谬和可笑。
下午,正当董熹在和武尔善商讨着布景的问题,谢霆峰等人终于闪亮登场。
此刻的他们,已经完全是上妆的状态,身上穿着兽皮裙,脚上穿着草鞋,脸上还涂抹着鲜艳的颜色。
更扯的是,每个人的脖子上都挂着一张大饼,头顶还顶着一个“餅”字。
这副模样,直接让在场的所有人笑了出来,董熹更是眯着眼满意的点点头。
很明显,这最后的成品让他很满意。
不过虽然外观合格,还是要看表演的节奏,是否能引起大家的喜爱。
谢霆峰举着两把唢呐生无可恋的站在众人的身后。
原本趁着午休,他找到经纪人反映他不想演这种角色,但是却被经纪人告知,这是杨老板的意思。
所以,谢霆峰只能默默的忍受。
其他人手里也没空着,长得最高大的大巴因为需要擂鼓,所以拿着一把骨头做的锤头。
沙益则是两把饭铲子,陈冠稀和余文楽则举着两把简陋的摇铃。
“准备好了吗?”董熹站在他们面前,大声的问道。
“准备好了!”几人还未说话,教秧歌的王大妈抢先答道。
她这短短几个小时,挣了好几千块钱,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实。
董熹点点头,挨个的捶胸鼓励,等轮到谢霆峰时,看着对方那张苍白的小脸。
董熹笑了笑“唢呐练的怎么样?”
谢霆峰也勉强笑了笑,然后举手提问“导演,我有一个问题。”
“哦,你说。”
“这个年代有唢呐吗?”
这话将董熹问的一愣,当初他是为了配合大秧歌才选择的唢呐。
但完全没有思考,这个年代唢呐普及了吗?
为了严谨,他决定暂时停止拍摄,打电话联系电影历史方面的顾问。
“蓝教授,我想请问一下,电影发生的年代,唢呐这个乐器是存在的吗?”
这问题也把负责历史方面的蓝教授问住了,他虽然是个教授,但也不是啥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