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播报江元一中队首发名单:1号曾朔石,3号袁逸空,5号叶芮阳,6号赫明明,24号张涛涛,8号邝灏,18号黄敏学,14号阎希。主教练——王枫老师。替补阵容:33号柯佩韦,22号米乐,23号穆铮……”
我果然没能首发,但穆铮也坐上替补席是猜不到的,看来教练是想留一张底牌。我们这次排出的还是四后卫,但把防守型中场川哥换成了攻防更平衡的黄敏学。川哥在抢断后是以大脚破坏为主,出球稍微弱了点,黄敏学却可以自己带球推进,更快实现由防守到进攻的转换。由他和邝灏学长组成中场,搭配锋线上速度与技巧俱佳的阎希,我们在主打防守反击的同时并不保守。
凄寂的最后一点秋风随《公平竞赛曲》扫过大地,飘扬在体育场上的旗帜飕飕作响。首发球员们入场,随后我们跟着教练进入了替补席。看台上的老师同学来得多了些,还有不少老人和孩子。或许老人们中有几位也是一中或北川的校友,在青春年少时同样在绿茵场上奔跑过,如今岁月变迁,依然会有后继之人代表两所学校追赶他们曾经的脚步。等他们身边的孩子长到我们的年龄,可能也会穿上今天眼中大哥哥们的校服,和他们一样在历史悠久的校园里成长。而我们呢,在大人与小孩子之间,尚未被塑造成型,稚气未脱而又已看到了世界的一隅,未来也还有更多的可能。
生命真是件奇妙的事,它穿过时间的河流,不断前进。
远远望到看台上属于北川一方的位置,他们这次没打出Tifo,但中日韩三国的国旗还是如约出现。就在列队握手之时,我们的看台传来了一阵欢呼声,原来是一条横幅拉开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蓝白两色的文字与背景恰好对应一中队服,而右下角则印有紫色的校徽和学校的名字。一定是姐姐她们为球队定制的,她和我说过这句诗,出自《诗经》,是古老而遥远的秦军战歌。同仇敌忾,共赴沙场,看台上的观众在比赛尚未开始时就与我们站到了一起。凛冽的阳光夹杂着深秋的寒意,让人不禁真的想到了数千年前黄土大地上闪耀的铠甲与兵戈。足球,和平时代的战争,它又一次到来了。我们没有仇恨,只有友谊和对胜利同样的渴望。
开战吧!哨响的瞬间,看台与球场上的呐喊有如大风,响彻校园内外。
北川今天没有安排安东佑首发,想必是要保护他的体力,作为下半场的后手。两位主教练的排兵布阵针锋相对,都没有孤注一掷,这会让比赛的博弈延续到最后一分钟。
率先开球的北川在比赛第一分钟就完成了一次射门,中后卫的长传找到了前场的内田,他完成了一次头球回做,金旻接到了他摆渡下来的皮球,在大禁区外不停球直接凌空射门。朔石学长做出了扑救的动作,比起我,他身高臂长,面对有高点和远射高手的球队,他或许更适合首发。但这一次他没有扑到皮球,球直接打在前来封堵的赫明明腿上出了边线。用身体拦堵这记势大力沉的射门需要足够的勇气,但明明挨了这一击后仍顽强站在球场上,只是招招手示意队友防守北川的边线球。
边线球掷出,北川的16号中场球员拿球,金旻和内田都插入了禁区,把手高高举起,示意起高球。明明守在他身前,16号稍显犹豫,正在拨动皮球准备传出时,黄敏学突然从背后闪出,虎口夺食般抢走了他脚下的皮球。断球的一刹那,黄敏学几乎没看任何人,把球扫到了半场中间,北川没有阻止住这次传球,邝灏得球便是一脚长传,皮球远远飞向了北川的半场。阎希以冲刺的速度奔向皮球即将落下的地点,他身旁是紧追不舍的北川2号后卫。
阎希在大禁区外接到了球,沿着禁区线带球,准备从中路切入,北川的2号寸步不让地跟防着他。此时无论是我方的进攻还是北川的防守都没有到位。几乎是一防一,阎希把球带到了大禁区前沿偏左的位置,面对身前的后卫筑成的高墙,冷不防用左脚打了一记贴着草皮的射门。动作极为隐蔽,犹如羽箭出人意料地离弦,2号显然是以为他还要再带两步才会射门。皮球从他的两腿之间穿过,向球门的左侧死角疾驰而去。北川的门将做出了扑救,但已是鞭长莫及。几乎贴着门柱,这一脚低射稳稳钻入了球网。此时比赛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不到三分钟。
看台上似乎沉默了几秒,随后是雷暴一般的欢呼与掌声。进球的阎希冲向了给他传球的邝灏,队长把蹦到怀里的他高高举起。坐在替补席上的我们也按捺不住了,米乐一把抓住了我,赵蕤和穆铮也在振臂高呼。岳隐在广播里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江元一中队进球,进球队员14号阎希,场上比分1:0!1:0!
丢球后的北川有些没回过神来,内田摇着头走到中场把球传给了金旻。金旻没有第一时间长传,而是和队友配合稳步推进,但几次在我们禁区前沿的传递都被叶芮阳或张涛涛及时破坏了。过早丢球使北川的进攻有些焦躁,金旻喊了几次稳一稳,看准了传。几名中场队友却有点呆滞,还在不停地把球往前送,叶芮阳贴身盯防内田,断下了一个准确度不足的传球,随即交给前插到中路的张涛涛。涛涛分边,但传得有点大,黄敏学费了一番力气才在边线接到球,没让它出界。而北川的后卫已经贴到了黄敏学背后,只要他带球转身,皮球就会被立即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