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越经过一天的思考之后,最终没有选择离开。他同意在今后为周显效力,但却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下次明军前往辽东,他必须也随着前去。周显同意了此事,让他前去蓬莱城到韩括手下效力。
朝鲜同意对登莱地区推行商贸免税,这在将来必定会带来一笔巨额的财富。李雄留在朝鲜组建情报网,这是耗时耗力的任务,他不可能分心再去管理其他。而齐策在昔日只是李丁手下的一个伙计,也支撑不起这样的大事。周显想了好久,最终决定让出水蛟去协助齐策主办此事。
出水蛟本就是海盗出身,熟悉海上的水文地理以及有哪些势力分布。虽然他性情懒散,不适合领兵,但干起海运这件事应该绰绰有余。这就如同重新干起了他海盗的老本行,只不过这次不是抢掠,而是负责船运贸易。那种打生打死的军中生活,他早已厌烦。听说周显给了他这样一个任务,当时欢天喜地的答应。
这是一盘大旗,暂时或许只是和朝鲜做商贸,但以后或许可以扩展到琉球、扶桑等地。只要能从中获取九牛一毛,那就足够一个人活几辈子,出水蛟对这种事情当然是轻车熟路。况且周显又给了他十艘快船,他宛如重新回到了那个带领兄弟们逍遥海上的岁月,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干出一番事情。
周显不知道出水蛟的心理变化,只是听他满口答应,自己心中也稍微轻松了点。整个登莱就如同一份蛋糕,每个人都想分一些。但有的人分的多,另外的人自然就分的少。周显比较重感情,只要是曾经帮助过他的,他都会尽量安排。
例如王义和尚封二人,他们一个是昔日的莱州卫指挥佥事,在自己整个莱州卫和莱州营时完全没出言反对,而另一个是在自己接管莱州兵权的时候发挥过巨大作用。周显不觉得他们有多大本事,但却必须妥善安置。
李开在将来会率部前往蓬莱,周显便将尚封提升为守备,负责指挥莱州境内余留的所有营兵。而王义则负责统领莱州境内剩余的所有卫所兵,当然也包括谈震采前去登莱之后留下的胶州卫所士卒。他们以前只是别人的副手,现在成了自己作主,这其中的不同,为官多年的他们自然清楚。
李开随周显前来登莱之后,一直所做的事情便是练兵,在周显出外征战时留守莱州城和其他的各种杂事。军功无半点,但却远比其他人更加辛苦。这并非是周显特意为此,而是最开始的时候,除了他,周显真不知道自己可以完全信任谁。现在好了,周显成为了登莱巡抚,李开跟着上升了一级,成为游击将军。只不过似乎并没什么不同,他的任务还是练兵。
自高毅和谈时迈两个千人队被交给黄蜚之后,莱州营中便只剩下俞百易一个旧的千人队。就是这一个,也并非完全意义的战兵队。况且俞百易还要负责火炮场和船厂两地的安全,能为他提供的帮助实在有限。赵旭升利用黄蜚遗留的部队在周显前去朝鲜的不到两个月内便组建完成了信字营,谈震采原先的墨营本就有三千余人,组建仁字营更是容易。在这些人中,只有李开需要完全重新开始,从士卒的招募、训练,到最后的整合成营,都要一步步的做,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
看到李开满脸疲惫的样子,周显莫名的有点心疼。让他不要着急,士卒可以慢慢练,即使耗费一年时间也没关系。唯一的要求是宁缺毋滥,宁可少一些人,也必须保证士卒的素质。李开笑了笑,没有多言。只向周显提出下次辽东那边再有百姓前来投靠之时,能不能由他首先挑选士卒。
周显想了想,知道这其中存在一定的风险。将辽东将士全体编入一营,难免他们会因为共同的经历而抱团在一起。况且这其中难免会混入一些其他的人,例如满清的暗谍。但看李开累成那个样子,他最后还是十分勉强的点了点头。
登莱的政事由曽化龙负责,周显很少过问。而军事方面,在蓬莱城周边已经集结了一个完整的智子营和信字营。而谈震采因为胶州当地的问题,暂时只派了两个千人队前来。再加上吉木所率的一千骑兵(周显最终还是没有将从朝鲜俘获的马匹交给高毅和谈时迈的步兵千人队,而是统一交给吉木进行整训),这已经有一万余人了。
而严字营,也就是登莱水师。周显最初的计划是三千人,但有了朝鲜水师加入后,却直接扩展到八千人。如果李开的勇字营组建完成,再加上仁字营的另外两个千人队,这水陆总兵力就将达到近两万五千人。如果再加上其他的从政官员,这个人数可以轻松过三万。
三万官府人员啊!周显在心中哀叹。突然间,他发现自己有点太心急了,增兵太快,让事情朝着一种全线崩溃的方向发展。要知道,整个登莱,在籍户口也不过六十万人,在莱州四十万,在登州近二十万。这就等于说二十个百姓要养活一个官兵,而还是在登莱地区爆发严重饥荒的时候。
现在表面上的确还看不出什么,但将来如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带来的麻烦必将是无穷无尽的。周显看着士卒在校场挥舞棍棒,卖力训练的时候,他心中想的是白花花流去的银子。担忧和恐惧在心中不断累积。
赚银子,不断的赚银子,这就是周显目前一直所想的。火炮场、船船的建设和整个运行,士卒的粮饷,装备和训练,前来登莱百姓的安抚,这等等一切都需要银子。而银子从哪里来?盐场、矿场,还是海贸。
周显沉思良久,最终下定决心。“夏舒,现在立即派人去请栖霞的于七爷和李掌柜来蓬莱城一趟,说我有重要的事情要找他们商议。”末代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