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己就在筹备开公司,对此感触颇深。
那就是做企业的成本太高了。
要不是她卖运动鞋,积累下第一桶金,她也没机会开公司,只能像之前一样,顶多当个副厂长,给人当打工仔。
“可以把国家拨款改为银行贷款,允许从银行贷款先把企业办起来,然后再按月偿还给银行,当然银行不可能做大善人,企业除了要还借款,还要偿还利息,但这可以给更多人一个创业的机会,把全国市场都盘活。”
“至于企业本身,生产的设备要改造,现在很多工厂使用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淘汰古董,太落后了,要想办法做设备革新,把生产力提上来。”
“还有员工薪资,福利制度等等,都要做系统的规划,让员工全身心投入生产,还可以小范围先做试点看效果,效果好再大范围推广开……”
说这些的时候,朱茯苓整个人自信沉稳,眼神里都是光。
程越听得入迷,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拿起纸笔,在记录她说的要点。
徐烨和石桥桥,则是目瞪口呆,半天接不上话。
石桥桥早就知道,朱茯苓对做生意和经营厂子很有想法,没想到竟然对国家政策也这么有见解。
徐烨却直接傻了。
他就是学经济的,但学到的东西都停留在书本的程度,但朱茯苓的见解却是实打实的具体措施,而且一听就很可行。
“嫂子,你咋这么聪明,是怎么想到这些的?太厉害了吧?”
朱茯苓当然不能说,这些不是她想的,而是未来几年,全国企业家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
80年代的确是黄金年代,全国创业改革创业热潮如火如荼,只是有人成功,有人失败。
而她说的这些,可以让很多人少走弯路,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宝贵经验。
前提是有机会把这些好好研究,做成论文发表出来,让上头的人看到。
而现在这个机会,眼看着要被高逢春拿走。
程越一脸坚定,“不管怎么样,我要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