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海妖
晋江檀无衣
-
寅时六刻,&bsp&bsp侧殿的东暖阁亮起灯。
晕黄的灯光透过窗纸,照亮了屋檐外的一小片雪地。
未几,&bsp&bsp正门打开,&bsp&bsp苏照夜率先走出来,碧绡紧随其后,忧心忡忡地劝道“殿下,昨夜下了半宿的雪,&bsp&bsp这会儿还刮着寒风,&bsp&bsp要不您还是在屋里读书吧,&bsp&bsp仔细冻坏了身子。”
苏照夜不以为然道“医书里说,适当地挨冷受冻,&bsp&bsp有助于阳气生发、气血运行,&bsp&bsp于健康有益无害。就好比院子里那株雪松,&bsp&bsp正是因为经得住严寒,才能如此葳蕤繁盛。”
闻言,&bsp&bsp碧绡不由往松树伫立之处看去,可天色漆黑,院里的宫灯也还未点亮,&bsp&bsp她只能看到一个朦胧而高耸的黑影,&bsp&bsp竟有几分可怖。
她收回视线,转而看向跟在苏照夜另一侧的绍生,叮嘱道“绍生,&bsp&bsp为殿下挡着风,&bsp&bsp待手炉不热了就劝殿下回来。”
绍生左手拎着一只掐丝珐琅团鹤纹手炉,&bsp&bsp右手提着一盏六角纱灯,低眉敛目地应了声“是”。
碧绡很满意绍生沉静如水的性子,比先前弃主求荣的那个小太监强了百倍。
苏照夜和绍生一前一后,&bsp&bsp踩着薄薄的积雪,横穿庭院,经过垂花门,踏上游廊,拐到四角小亭。
绍生将纱灯放到石桌上,再将石凳上的坐垫翻个面,待苏照夜落座,绍生将手炉放到他面前——手炉里除了上好的银霜炭,还加了麝香,暖香续续,有开窍醒神之效。
四面皆是围墙,风几乎吹不进来。
小亭周遭栽种的金镶玉竹因生的高,被风吹得摇摇摆摆,沙沙作响。
籍着灯光,苏照夜侧目望去,只见绿色枝叶上点缀着斑驳白雪,晃动间,细雪飘散,消失在黑暗里。
漫长的一天之中,苏照夜最喜欢此刻。
天地昏曚,万籁俱寂,那些令他烦恼、怨恨、愤怒的人与事仿佛都不存在,他发自内心地感到轻松自在。
苏照夜翻开书页,清清嗓子,开始诵读“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停顿的瞬间,他蓦然心想,不知道姮嫔娘娘现在是醒着还是睡着……
一篇文章反复读了七八遍,手炉渐渐变得冰冷,香气也散尽了。
不用绍生开口,苏照夜合上书,道“回去吧。”
回到侧殿,苏照夜先喝杯热茶暖暖身子,而后独自去了西次间。
一张黄花梨长案占去了大部分空间,长案上整齐摆放着制香所需的一应器皿用具,诸如香炉、香斗、香笼、薰球之类,还有各种香料。
他先前信誓旦旦地说,母亲已将制香之法教给他,只要有原料和香具,他就能制出解语香来。
但事实上,他只是给母亲打过几次下手而已,并未亲自制过香。
不过制香的秘方在他手里,只要他按部就班,一次不行就多试几次,熟能生巧,总会成功的。
辰时刚过,苏照夜从西次间出来,小心翼翼地净手,以防右手的伤口沾水。
淑妃娘娘给他的药膏十分有效,才过两天,伤口已经不怎么疼了。
辰时一刻,苏照夜前往正殿,碧绡随行。
天已亮了,虽未放晴,但雪光旖旎,消抵了阴霾。
三两鸟雀站在裹着冰雪的枝条上唧唧喳喳,苏照夜抬眸去瞧,吹唇模仿鸟鸣,不想却把几只灰雀吓得振翅飞走了,扇落一片雪沫。
碧绡亲眼看着他长大,知他生性含蓄内敛,甚少见他如此活泼的模样,心下纳罕,不禁问道“殿下今日神采飞扬,可是有什么喜事?”
苏照夜顿时神色一敛,含混道“没什么。”
自从前日在书阁和苏识风正面对峙之后,苏照夜就清楚地意识到,他不再是从前的自己了。
纵使他被碎瓷片割破了手掌却没伤到苏识风分毫,纵使他被苏识风当胸踹了一脚险些吐血,但是,反抗的滋味是如此美妙,尝过一次便食髓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