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有所改动,建议重新看一遍。)
二月底,三月初。
莺时。
桃花初绽的时节。
别墅区内有一桃林,位于山腰之所。
桃林并不大,林外假山林列,有溪流从侧旁绵延而去。
像这种高档的别墅区,基本上小区内都有游玩的场所。
兴之所至,&bsp&bsp又恰逢雨后山色空蒙,箫逸拾步而上,苏云卿漫步跟在他的身后。
呼吸着带着泥土芬芳的空气,箫逸笑问了一句。
“为何把头发洗回来了?”
脚步未停,苏云卿低着头看着凉鞋踏过浅浅的水洼,口里回道。
“没有为什么,就是突然不喜欢那种发色了。”
突然不喜欢了?
摇头失笑一阵,箫逸未答。
这几天苏云卿的变化他看在眼里,&bsp&bsp也不曾出声询问缘由。
以前的她披着酒红色耀眼的长发,&bsp&bsp一夜之间发色变回如墨的青云,反差之大,确实有些让人一时难以接受。
就好比,冷艳的女总裁摇身一变成为了领家大姐姐的既视感。
来到桃林处,入目是青翠欲滴的草地,以及那含苞待放的桃树,沿旁一从溪流涓涓而淌。
初春时节,还未到漫山遍野的地步,桃花含羞待放,如今还只是一些花骨朵。
林子里有几个儿童正在玩耍,欢笑声洒了一地。
看着箫逸走到一棵桃树前,从上面折下一枝树干,苏云卿好奇道。
“做什么?”
笑了笑,箫逸来到溪边的一块青石上坐下。
“待会你就知道了。”
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一柄刻刀,认真的裁剪着树枝。
苏云卿也没有再问,她坐在一旁的石阶上,&bsp&bsp捧着下巴安静的看着箫逸手中的动作。
雨后的桃林很美,&bsp&bsp空气湿润,微风不燥,四野清幽。
箫逸坐在青石上低着头认真的雕刻着手中的桃木枝,一旁的苏云卿眼波平和的看着他。
脚下的溪水潺潺流动。
白衣,笑靥,灼灼其华,相映成章。
蓦的。
苏云卿美眸一亮,惊呼出声。
“桃花簪?”
她怎么也没想到,一簇普普通通的桃花枝,在箫逸的手中摇身一变已经成为了一根造型独特的桃花簪。
作为女人,苏云卿对于簪子自然是不陌生。
只不过现如今的社会,人们习惯了穿金戴银,这种木制簪子已经渐渐退出了舞台。
“是啊,桃花簪。”
将簪子放在眼前,箫逸打量了一阵,眼中露出满意的神采。
桃花簪的寓意有很多。
古时候夫妻相爱,没有钻戒,没有首饰,家境贫寒的丈夫便会亲手雕刻一根桃花簪当做定情信物送给自己的心上人。
久而久之,桃花簪便被赋予了定情之物的功能。
“好看吗?”
得瑟的在苏云卿的眼前晃了晃,箫逸笑道。
对于他这般卖弄的行为,苏云卿也不在意,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后问道。
“送给妹妹的么?”
“是啊,距离和她认识已经差不多一年整了,去年桃花开的时候我在学校遇到了她。”
“如今又是一年桃花盛开……”
“或许这是最好的礼物了。”
咧着后槽牙,箫逸笑的灿烂。
这明媚而又不加掩饰的笑容落在苏云卿眼里,让她的眼眸微微有了一丝闪动。
接着,箫逸又故技重施的跑到桃树前再次折下一根树枝。
“另一个女朋友么?”
苏云卿抬眸问道。
哈哈一笑,箫逸讪讪道。
“苏总,看破不说破嘛,不然多尴尬啊。”
相对而言,箫逸觉得姜清漪其实要更加适合这种木制的簪子。
她的气质本就温婉清雅,若是佩戴那些金银首饰,反而给人一种不和谐的感觉。
青丝如云,一根桃花簪随意的串起,云鬓松散,韵味天成。
况且说起来,他好像确实还没有认真的送给清漪什么礼物。
办婚礼时唯一的银手镯,也不过是假借小小之手罢了。
苏云卿不说话了。
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手拄着下巴,目光幽幽的落在泛着涟漪的水面。
忽的。
她开口道。
“箫逸,唱会歌吧,突然想听你唱歌了。”
唱歌?
正在雕刻的箫逸,手中的动作不由一顿。
这娘们是想哪出是哪出啊。
不过箫逸倒也没有拒绝,一边认真的继续手中的动作,一边嘴里轻声哼吟道。
【枕上鸳鸯睡红莲叙几个当年】
【身外满风月姑娘桃花映面】
【孤枕某夜笛声绕长街】
【错待这岁月】
【提灯春秋间年年拾得落叶】
【是故人走远尘埃染了绣鞋】
【未察觉难熬的是从前】
【离别以何物妆点】
苏云卿安静的听着,眼中的眸光越发变得平和。
而此时,清脆的歌声吸引了正在林中正在玩耍的小孩子们。
他们伸长脖子,随即又窃窃私语了几句,小跑了过来。
站在箫逸不远处,一双双大眼睛直瞅着箫逸,接着又看了看一边美的不像话的大姐姐。
直到一曲唱完,苏云卿这才问道。
“这首歌叫什么名字?”
“芳华慢。”
箫逸回道。
芳华慢……
芳华慢……
细细念了几句,苏云卿的玉容之上多了一抹弧度。
她站起身,看着箫逸手中的两根桃花簪,安静了片刻,继而轻声道。
“该去做核酸检测了。”
“嗯。”
拍拍屁股,箫逸冲着一旁的小孩子们挥挥手,和苏云卿漫步离开了此处。
………
隔离的第五天。
别墅区内还没有发现新增的确诊。
小区也即将解封。
工作人员通知,明天小区通行便会恢复正常。
时节也即将步入三月。
凉亭中。
苏云卿垂膝而坐,她目光认真的看着笔记本上的三体第三部。
箫逸则是站在檐下和张静曼通着电话。
“老板,物资已经差不多筹备齐全,志愿者队伍也有二十人左右了,什么时候出发?”
想了想,箫逸回道。
“灾情严重,刻不容缓,让他们明天就动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