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北宫崇德殿。
“建宁元年,封安北将军,武安侯袁基为并州刺史。诏曰武安侯袁基勇冠三军,智计百出,曾火牛阵大败鲜卑十万铁骑,扬我大汉国威,镇守北境多年从无差错。今,武安侯又于太后为难之时,救太后于水火之中,此功之高,可封九卿,但念及武安侯尚且年幼,又乃大汉北境之柱石,故而,特封其为并州刺史,望其继续护我大汉北境,不受番邦侵扰。”
“臣,袁基,谢陛下隆恩,此生定当护我大汉疆土,扬我大汉国威。”
“建宁元年,封司空袁逢为太傅。太后诏曰哀家听闻,司空袁逢,家学渊源,宽厚笃诚,体真履规,谦虚温雅,博物洽闻,探赜穷理,《六经》典奥,旧章宪式,无所不览。柔而不犯,文而有礼,忠贞之性,忧公如家。今,天子年幼,特封袁逢为太傅,望其能对天子言行多加教导,辅佐天子以安天下万民。”
“臣,袁逢,谢陛下,太后隆恩,臣定当尽心竭力辅佐陛下,不负太后期望。”
“陛下,臣,有本奏。”
“袁司徒有何事,但讲无妨。”
“自古以来,从未有过兄弟同朝皆位列三公之事,今,我袁氏兄弟得天子眷顾,位居三公久矣。如今,兄长身具太傅这等上公之职,此乃天子恩宠,然,一家之兄弟位列上公与三公,如此有违礼法,故而,臣奏请陛下,准许臣辞官隐退,回汝南老家。”
“袁司徒这是为何呀!”
“我大汉人才济济,比臣学识高绝之人更是不胜枚举,臣若再霸占着三公之位,就是不知进退了,还请陛下准臣所奏。”
“唉,既然袁司徒心意已决,朕自当尊重,准袁司徒所奏。念及袁隗多年来劳苦功高,今特赐袁隗金银珠宝十箱,灵药宝物十箱,并派遣羽林卫护送袁隗荣归故里。”
“臣,袁隗,谢陛下隆恩。”
“陛下,臣,有本上奏!”
“哦,何事?”
“三公之位,有关国家社稷,不可空悬,今,司空,司徒之位皆空,还望陛下早下决定。”
“嗯,爱卿说的极是,着,尚书台早日拟定一个人选名单,呈交给朕。”
“陛下英明!”
洛阳,袁府大门。
“四叔,定要这么早就离开洛阳吗?何不在家多歇几日,到时由侄儿亲自护送四叔回汝南老家。”
袁基站在大门处,看着袁隗一家人,正大包小包的将行礼装上马车,不由的说道。
袁隗大笑着,拍了拍袁基的肩膀,说道“行了,莫要如此,四叔又不是不回来了,每旬我都会回洛阳一趟看看父亲的,倒是你,如今身为并州刺史,一方封疆大吏,应该是无法常回洛阳,这几日好好陪陪你爹,陪陪祖父,明白吗?”
“四叔说的是,小侄打算这几日都在家陪伴祖父和父亲。四叔,如今你修为大损,若是要重修回原先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如这样,还是由小侄护送四叔回汝南老家,这样四叔平安到家,父亲和祖父也能安心不是。”
袁基说着话,眼神瞟向府内一个没有人的角落一眼。
袁隗也看到他的动作了,心中一叹,随即笑骂道“行了,不要再婆婆妈妈的了,我袁家男儿怎可优柔寡断,既然已经决定的事,就要坚持的走下去。今后,只有你和你爹站在袁家面前,为袁家阻拦那些刀光剑影了,四叔就躲在老家享清福喽,哈哈哈哈,夫人,你说这样岂不美哉。”
袁隗身旁的年过中年的马伦,温柔的看了眼苍老了许多的丈夫,随即又笑着对袁基说道“基儿,你身为父亲的关门弟子,本就与四婶亲近许多,今后我与你四叔回汝南老家,你若得闲可以常来看看我们。”
袁基对着马伦恭敬的行了一个礼,说道“四婶说的极是,小侄依旧十分怀念小时候四婶做的桂花糕,小侄一旦得闲,定当上门拜访四叔四婶,就是希望四婶莫要嫌小侄来的频繁才是,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