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城管(1 / 2)

(),

“秦王万岁!”

商人们大呼小叫。

贺今朝直接废除了大明的一切苛捐杂税,连城门税也不允许收,然后便是要登记户籍。

“秦王万岁。”

识字的乐户更是嚎啕大哭起来。

他们再也不是贱籍了。

锤匪治下没有奴籍。

可以说贺今朝直接把山西等那一套运行成熟的模式,复制到了襄阳城。

锤匪的布告念完之后,聚拢的各处都忍不住陷入了巨大的欢呼。

流寇他们不是没有接待过,大家被官府胥吏欺压的也很厉害。

就算是在街面上做买卖,不知道有多少人趴在他们身上吸血。

因为胥吏也是看人下菜碟,黑白两道不敢去招惹有背景的商铺,就只能可着没背景的商贩欺负。

张献忠攻破襄阳后,除了给他们发几两银子把适龄男子都卷走之外,军纪也不是很好。

因为张献忠的部下不仅杀那些王公贵族,甚至寻常百姓稍有姿色的女子也被卷走。

可是官军收复襄阳,也就前几天有靖辽侯吴国俊的人马驻扎,稍微好了些。

待到靖辽侯这波官军回京,襄阳的百姓就遭了殃。

杨嗣昌根本就不能调动左良玉,更不用说指挥他了。

左良玉在朱仙镇战败之后,为了能够快速恢复实力,愈发放纵自己部下。

大明朝廷下发的尚方宝剑,在没有兵权的督师手里,也只能是个自刎的家伙式,根本就吓唬不住其他人。

但襄阳的百姓又迎来了锤匪,贺大帅刚刚进城没多久,就颁布了一系列条文,废除大明的苛捐杂税。

甚至锤匪还鼓励他们把欺压过他们的士绅胥吏都抓起来,送到府衙来,然后当众审判,给大家主持公道。

“青天大老爷!”

“青天大老爷来了,襄阳城就太平了。”

街上喊各种各样口号的都有。

除了那些平日里做了不少恶事之人瑟瑟发抖,想要逃离,大多数百姓都激动的发狂。

当然他们也知道了一个新词:城管。

顾继坤(未曾改名顾炎武),屡试不中后,直接放弃科举,遍寻历代史乘,郡县志书,搞搞兴趣爱好。

十五岁就加入复设,走访周遭,也是想要写一本有关国计民生的学问。

因为在如今的时代,百姓生活困苦,外患一日比一日急,可那些文坛学士大多只谈论理性,或者追求名利。

至于百姓如何,朝廷官员如何腐败关他们什么事。

都是提笔写尽天下事,不肯俯首见苍生的主。

顾继坤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作为他改造目前困境,拯救国家的根据。

他家里也是有着上千亩祖田,颇有余力供他脱产读书甚至外出游学增长见识,为他写书提供便利。

此番顾继坤来襄阳完是想要搞几套志书的,顺便进行实地考察。

没成想住店的时候遇到了左军抢掠,四处逃跑,紧接着锤匪入城,这才躲过一劫。

他站在人群里看着锤匪士卒在此大声宣布各项命令,一时间有些恍忽。

苛捐杂税都不值得说,因为本就是该废除的东西。

如此收买人心的手段,他不清楚贺今朝能够维持几天?

顾继坤对于锤匪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他只晓得那贺今朝是陕西的一个驿卒,这几年逐渐在西北等地站稳脚跟,甚至都占据了大明的半壁江山。

如今进入湖广,怕是要横扫南京,攻占整个大明天下,然后如同高祖朱元章一样北伐。

那骄横的左军,连与锤匪对峙的勇气都没有。

三十万大军,那就是个屁啊!

顾继坤现在看着周遭百姓欢呼声,他就能知道,众人苦库捐杂税久已。

否则锤匪刚刚宣布命令,不会如此获得大批百姓的支持与称颂。

顾继坤看着城管的职责,他感觉与大宋静街司、大明五城兵马司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换了个称呼。

而城市从古至今为难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街道违建,另一个便是占道经营。

顾继坤从锤匪颁布的城管制度,倒是看出来了,锤匪说是推翻大明的政策,但不过是在原有政策上换了个名称,并且加以改进。

第二天,顾继坤就随着大流去府衙门口看襄阳城残存的王爷和郡王们在那里清扫大街。

不说万人,但是街上人挤人的场景,那是十分的骇然。

以至于锤匪不得不出动兵力,驱散人群,“护送”这些王爷们清扫大街。

朱常澄只觉得脸色发白,捏扫帚的指节都变得发白。

如此屈辱他长这么大还未曾有过呢!

可一想到如果不干这种活计,就是死,什么勇气也都消散了。

按照上一次他爹被张献忠斩杀烧的尸骨无存的下场,贺今朝对他们这些人的处置已经是极好了。

当有人拿出传统的菜叶子以及臭鸡蛋砸向这些藩王,并且大声嚷嚷:

“杀了他们!”

“杀了他!”

维持秩序的城管瞬间出动,拽出几个带头扔垃圾的百姓,几棍子给敲倒在地,然后啪啪打人。

为首的城管用棍子指着周遭的百姓道:“敢乱扔垃圾者,打十棍!”

周遭百姓的声音顿时变得小起来了,甚至开始藏好预备好的烂菜叶子了。

顾继坤捏着胡须,忍不住摇头,这锤匪的行事作风与他认知的大不相同。

若是贺今朝选择杀了这些个朱姓子孙,定然能够收拢大批人心,可偏偏没有那么做。

朱常澄等人看见锤匪士卒把朝他们扔臭鸡蛋烂菜叶子的百姓给打倒在地,一时间百感交集。

他原本想要一死了之,受不住这种屈辱的。

可现在看来,贺今朝是有保护他们这些人的意思。

有了这么一个闹剧后,许多百姓也都被迫冷静下来。

一些想要趁机打击报复的人,自是变得小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