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府今年入冬的第一场大雪,来的特别急,据说是因为南边一直下雨所致。
这个地方没网络,没电视,所以一切消息全靠嘴。
当然,也就不能全信!
不过十月上旬就下雪,这在历年来的辽东府,很少见。
大雪一连下了三天,到处都是银白色,田地里全都是厚厚的积雪,踩上一脚,能没脚脖。
第四天的早上,家家户户的房顶,积压了十分厚重的积雪。
屋门,也都开的费劲儿。
梁安自打入冬以后,便起来的很早。先给闺女那屋点火,然后再给正房这边点火,为的是让老婆、孩子醒来时不遭罪。
在农家,像他这么体贴的男人不多,可以说特别的少。
推门费劲儿,梁安心里明白,这是昨夜的雪大所致。
废了一番功夫推开,然后用门边的扫把,赶紧清扫积雪。
院子里没有脚印,有的只是耗子路过的小爪子印。
梁安把闺女屋门口扫干净,小心的拉开门进屋。
进屋之后想侧耳倾听,今儿还不错,丫头没有咳嗽。
自打闺女进山之后回来,就伤风了。哩哩啦啦一个月也没有好,带她去镇上看病,说啥都不去。非说自己是郎中,可以治好。
每天听着咳嗽,别提有多心疼。
昨儿幸好魏氏过来,说是花蜜用火烧了吃,能治咳嗽。
好像有些效果,这会儿还真没有听到。不然,每天这个时候,闺女都咳醒了。
梁安蹑手蹑脚的在外屋地,把炉子快速的点上。然后把壶灌水,坐在上面,一会儿水热,闺女醒来正好洗脸。
做好这一切,梁安转身出去,把房门关上。
回到正房,把自己屋子里的炉子点上,水温上。
此刻,天还黑着,没有见亮。
梁安关上屋门,站在院子里呆了一会儿,然后足下一点,飞身上屋顶。
“唰——唰——唰——”
将屋顶的雪,全都扫下来之后,再翻身落地,清扫院子。
小心谨慎的梁安,干活儿很快、很麻利。不一会儿,便把院子的积雪扫成一个大堆,然后用板车,一车一车的运到地里。
这车,还是满月山庄的阿金给留下的,开春买头骡子,家里种地就不用犯难了。
看着自家地里堆着的雪,梁安轻舒口气。来年开化的时候,雪水多,地的养分足,应该又能是丰收年。
这一切都做好之后,天空渐亮。
家家户户的烟囱,都开始往外冒了烟。
梁安站在门口,瞅着干干净净的院子,心里特别敞亮。
这些日子,他们家过得平静,老宅那边也相对稳定。
冯氏前段时间闹腾的厉害,不过她娘家事情一出,倒是让其消停不少。
瞅着老宅方向的烟囱,梁安深吸一口气,迈步进院,将院门关上。
曹氏起来了,正在洗漱、准备做早饭。
梁安进屋,看着媳妇儿弯腰的背影,说:
“我刚才去闺女那边烧火,她还睡着呢。”
曹氏用帕子擦脸,听到这话,欣慰的笑着道:
“那就是有效果啊!”
“是啊。”梁安说完,看着她又道,“那啥,我回趟那边。这么大的雪,老大收拾不够来,我过去帮着扫扫。”
到底是亲兄弟,有事儿还是互相想着的。
曹氏把帕子放回盆里,点点头,道:
“行,那你去吧。早晨喝酸菜汤,别在那边吃饭了。”
“那行,我先走了啊!”梁安说完,并没有立刻走,而是从外屋地拿了个盆,出去捞酸菜。
酸菜,辽东府过冬的常菜。由于气候问题,在这边所有新鲜的菜都很难储存。所以,老一辈就用这个方法,来解决冬天吃菜的问题。
像梁安他们家盖房子时,特意挖了地窖,还能储存一些萝卜、土豆大白菜。
有的人家没有地窖,完全就得靠酸菜来过冬。至于土豆、萝卜,都要费一些功夫才能储存,还得预防萝卜糠了。
梁安家的酸菜缸在厨房,入冬之后,他们家做饭基本都在正房的外屋地,不在外面的厨房。
厨房很冷,从酸菜缸里捞酸菜,捞出的酸菜都带冰碴,体感温度可想而知。
这样的活儿,他舍不得媳妇儿来做,所以都是他亲自动手。
捞了两颗酸菜,端回正房,这才擦擦手,出家门。
曹氏看着捞回来的酸菜,心里特别的暖和。把旧锅放在小炉子上添水,然后倒入糠皮、粗面子熬猪食。
弄好之后,将酸菜拿出来放在菜板上,把酸菜一片一片剥好,用菜刀从中间片几下,接着切成细细的酸菜丝。
这在七家屯,算是每个媳妇儿必备的“功夫”,酸菜切得越细,熬出来的酸菜汤越好喝。
外屋地门拉开,齐妙打着哆嗦进屋,看着忙碌早饭的曹氏,吸了吸鼻子,道:
“娘,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