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弑君(2 / 2)

明末称雄 木子蓝色 2040 字 2022-10-06

密室里的金银少了许多,现在刘侨也如许多官员富豪一样,把金银存入四海银行换成存单或者银票,或者干脆换成银元券。一些值钱的古董字画珠宝。也往往存进银行的保险箱里,方便还更保险。

不过密室里还是留了一些,以备急用之时。但今天刘侨半夜来到密室,并不是来取这些金银珠宝的,他来是为了从那些瓶瓶罐罐中取一样东西,一瓶毒药。

一个白色的小瓷瓶子,里面是酒,药酒。喝了之后会让人亢奋无比,然后疯狂的一种药酒。滴上一滴在酒里,喝了后会龙精虎猛。能夜御两女,滴两滴,能一夜七次。但若是把这一小瓶都倒在酒里喝下去。必死无疑,神仙难救。

这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能让人欲死欲仙,也能让人真的在兴奋满足中死去。

崇祯十四年八月初五清晨,北京城已经带着丝秋的凉意。

昨晚上下起了雨,到了早上还没停过,秋风夹着秋雨,越发的显得凉了。

钟鼓楼的五更鼓敲过后,清冷的街道却忽然之间喧哗热闹了起来。仿佛北京城突然就醒了过来。

街道上,马蹄声、车轮声还有喝道声等嘈嘈杂杂。通往皇城的各条街道上,大小各色官轿一乘乘的经过。还有一些更豪华的马车驶过。

高官们前呼后拥,轿夫家丁成群。一般的小京官,也有自己骑着毛驴骡子上朝的。

天色尚早,但今天是逢五逢十朝会的日子,百官却是不敢误了时辰的。好在当今虽勤勉,但大明也早没有天天早晨的规矩,不然,每天这样摸黑上朝,大家是吃不了这苦头的。

宫里刻漏房报了时辰,参加早朝的文武百官在鸿胪寺官员的带领下,在殿外按班排序站好。

“转眼间夏天又过去了。”周延儒抚着胡须,用江南口音说道。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有着一副漂亮胡须的次辅吴甡答道,“去年此时,朝廷刚在辽西发起反攻,赐姓也在辽东奉命北上伐辽。”

“鹿友,赐姓在天津遇刺,现在还昏迷不醒,生死难料。陛下虽派去最好的御医,可就算妙手回春,赐姓只怕也得休养很长段时间了。直隶总督统领京畿九镇兵马,负责京畿内外防御重任,十分重要,不可片刻离的了人啊。鹿友,你看是不是当向陛下奏请先暂委一员大臣暂代直隶总督之位?”周延儒对吴甡说,“这些鞑虏真是胆大包天,那边刚订下和约,这边就派人行刺,此事绝不能轻饶。”

吴甡点点头说,“鞑虏此举确实过份,不过眼下朝廷也不宜再与鞑虏妄起干戈,尤其是赐姓还遇刺昏迷之时。”

“赐姓虽还昏迷,但楚军可战。”周延儒抚着胡须道,“可鞑子既然敢派人行刺赐姓,只怕还有其它动作,为稳妥起见,当立即从辽东抽调一支精锐配合北洋水师移驻广宁、大凌河城,以防鞑虏再犯辽西!”

“上次赐姓主持与鞑虏和议,最终却没能把洪承畴和孙传庭诸督臣总兵接回,如今辽西全靠吴三桂和祖大寿,我看可任杨绳武为辽西、宁锦总督。”吴甡道。

杨绳武是庶吉士出身,任过贵州道监察御史,河南巡按,曾经带兵剿灭过白连教叛乱,后任顺天巡抚,现在是兵部侍郎。杨绳武与吴甡关系较近,算是朝中江北党人。辽西还空了一个总督之位,虽然现在的辽西总督不如原来的蓟辽总督位高权重,可如果能抓住辽西兵马,这对吴甡在朝中自然大有助益。

周延儒一听,冷冷的道,“杨绳武崇祯四年的进士,资历太浅,难担此任。我意思,还是让天津巡抚马士英担任辽西、宁锦总督一职。”

吴甡很清楚天津巡抚马士英是周延儒的人,对此他自然也反对。他摇摇头,很反对用马士英,马士英当初因贪污夺职,靠着周延儒才起复为天津巡抚。这天津巡抚还没当一年,又要升辽西总督,哪有这样办事的。况且这个马士英跟阉党阮大钺纠缠不清,也算是半个阉党。马士英甚至还不如周延儒的门生范志完,那位范志完被周廷儒提为辽东巡抚,结果呢,随刘钧围沈阳城时,他却对一女真女子霸王硬上弓,还被人咬掉命根子而死,真是天大的丑闻。

周延儒见吴甡不肯同意,便退了一步。

“鹿友,不如这样,让杨绳武担任辽西总督,然后让阮大钺出任辽东镇江巡抚,你看如何?”

周延儒这是利益交换了,以阮大钺复出担任镇江巡抚,来换取支持杨绳武任辽西总督。

吴甡想了下,道,“你是首辅,此事就按你意思办吧。”

说话间,突然前面传来一阵喧闹声。周延儒不满的道,“何人敢如此喧哗?”

王承恩突然出现。

“周先生、吴先生,快随咱家前去见驾。”王承恩一脸的焦急。

“王公公,这是怎么回事?”

王承恩已经招来几名内使抬了两顶小轿过来,“两位先生快上轿,事情一会说。”

小宦官抬着三顶小轿飞奔而走,一会时间就把王承恩三人送到皇帝寝宫。

周延儒下了轿子,一脸迷惑不解,“王公公,这是怎么回事?”

王承恩对着二人心情沉痛的道,“陛下...陛下要大行了。”

周延儒和吴甡一听,脑子都轰一下炸响了。什么叫要大行了,大行这个词是能乱用的?大行,那是形容皇帝死亡的意思。

“走吧,进去之后你们就明白了。”

一入殿中,就听闻的里面一阵哭泣之声。周皇后和袁田两位贵妃,还有太子以及永、定二王及两位公主殿下,都在殿中。

而崇祯皇帝,却躺在龙床上昏迷不醒,人事不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