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加封越王(1 / 2)

李道源从运河西关码头进入了扬州城。

扬州,是东南运输的重镇,如今整个大唐江淮、江南、浙东等富裕地区的赋税,都会通过各种交通网络汇聚到扬州,然后再从扬州,沿着大运河经过汴州(开封)、洛阳一线进入长安。

第五琦不仅仅是盐铁使,还是江浙租庸使。

租庸,就是大唐向百姓征收的田税丁税,也就是说第五琦还有一个差事就是负责征收整个江浙地区的赋税。

大唐的盐税还是征收实物为主,丝绢在这个时代也是如同货币的一般等价物,而江浙地区也是丝绸的主要产地,那也就是说江浙地区是整个大唐的铸币厂。

第五琦不仅仅改革了盐院制度,同时也改革了江浙的租庸制度。

第五琦不再要求浙东、江南一定要上缴粮食,而是根据当时的市场价格,可以将粮食等实物的税收,变成征收相应数量的丝绢。

丝绢轻薄,运输成本自然要比运送粮食低,也能减少在运输途中的官员的中饱私囊。

等所有的丝绢都运送到扬州之后,第五琦再根据朝廷的需要,在扬州购买粮食。

正常来说,如果在扬州收购粮食,肯定会造成扬州粮食的大涨。

但是第五琦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将购买粮食的配额和盐引的发放结合起来,这些大盐商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盐引配额,也会让自己的商业网络向扬州运送粮食。

这一套精巧的制度下,朝廷向百姓征收的赋税变得更简单透明,第五琦征收到的丝绢也减少损耗,又能够平价买到足够的粮食送到关中。

李道源停船的西关码头,就是扬州民船使用的码头。

这也是第五琦为了方便运输粮食而改建的,繁华的码头沿岸是联排的店铺和仓库。

即使已经是冬天了,依然有赤膊上身的码头搬运工,从商船上扛下大包小包的货物。

李道源所乘坐的小船靠岸之后,他又多给了老船东一些钱,在经过一个多月的船上生活,这种脚踏实地的感觉让李道源沉醉。

不得不说环游全国这样的计划,即使在现代社会都很难实现,更不要说是在交通不方便的古代了。

不过在东行旅团散伙之后,李道源独自上路之后,反而找到了旅行的感觉。

他在现实世界的视频网站上的系列旅游视频,播放量更是大涨。

充满古韵的大唐,诗意的湖上泛舟,没有李道源旅途的艰辛,还能够享受沿岸最美的风光。

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这种云旅游更是一种精神慰藉。

李道源站在西关码头上,一路从陇右来到扬州,这座城市给他的感觉和之前的都不一样。

作为江淮节度使驻节的政治中心,扬州这座城市充满了商业气氛。

站在西关码头上,能看到远处大明寺的佛塔,此时在初晴的阳光下,反射出彩虹色的光芒。

检查了通关的文牒,李道源从西关码头进入了扬州城内。

第五琦将侄子派往陇右之后,身在洛阳的太子李俶最终收下了第五琦送上去的盐引。

在出了血之后,第五琦反而松了一口气。

太子收下了盐引,说明宽恕自己的拒绝加入东宫阵营的冒犯,这也算是一种破财免灾了。

太子想要染指江南盐务,没有第五琦这个盐铁使真心帮忙,他肯定是没办法截留朝廷盐税的。

李俶也不是傻子,如今自己处境尴尬,不是和第五琦算账的时候。

不过第五琦送上的盐引,也能够为太子赚到不少钱了。

程元振被李俶委托,再次派往扬州,负责将这些盐引兑换成钱。

不过怎么用这个盐引,李俶也犯了愁。

盐引这东西,就是一种专卖许可,当然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卖钱,但是那样的话是一锤子买卖。

但是如今夺嫡需要花钱,李俶需要的是细水长流。

程元振苦着脸,如果说是敲诈勒索,或者做些脏活儿他都是能做的。

可是他一个内侍省的宦官,又怎么懂得经营盐引?

这时候程元振说道:“殿下,这盐引还是要交给最适合的人,才能赚到最多的钱。”

李俶点点头,他手下虽然也有不少人,但是真正精通理财之术的财臣却一个都没有。

如今夺嫡进入拉锯战,李俶也分析了自己的劣势,除了在后宫缺乏援助之外,钱财不足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如今李俶虽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却没有自己的基本盘。

结交朝廷的官员需要钱,打通后宫的关节也需要钱,就连太子妃都在贴钱了,这几份盐引不能卖,这也是李俶的想法。

既然不能卖,就需要一个精通理财之术的人来经营。

李俶思考着,对着程元振说道:“可是东宫哪里有精通理财之术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