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我们求助,我们帮助他向公安机关反应,公安机关也立案开始侦查。这个时候,她竟然又可怜起叶添龙,眼巴巴求咱们放过叶添龙,这简直气炸我的肺啊,实在可恨!“
“现在我对她感觉可怜、可恨又可嫌,难道正是众人所说的那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吗?”
李超听了同情一笑,理解地道:“我和你感同身受。善若,你知道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
善若轻轻点头,不明李超用意,当然地答道:“知道啊,在犯罪心理学课上学过……”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斯德哥尔摩效应,又称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1973年8月23日,两名有前科的罪犯与,在意图抢劫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内最大的一家银行失败后,挟持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这起事件发生后几个月,这四名遭受挟持的银行职员,仍然对绑架他们的人显露出怜悯的情感,他们拒绝在法院指控这些绑匪,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他们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更甚者,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劫匪,并与他在服刑期间订婚。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在出人意料的心理错综转变下,这四名人质抗拒政府最终营救他们的努力。
这件事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在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的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研究者发现到这种症候群的例子见诸于各种不同的经验中,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受虐妇女与乱lun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体验。
专家深入研究:人性能承受的恐惧有一条脆弱的底线。当人遇上了一个凶狂的杀手,杀手不讲理,随时要取他的命,人质就会把生命权渐渐付托给这个凶徒。时间拖久了,人质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会觉得是恐怖分子对他的宽忍和慈悲。对于绑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惧,会先转化为对他的感激,然后变为一种崇拜,最后人质也下意识地以为凶徒的安全,就是自己的安全。
这种屈服于暴虐的弱点,就叫“斯德哥尔摩精神症候群”。
善若本来是发泄心中的闷气,一口气将所有相关知识讲完,讲到后面善若才明悟过来说道:“李超,你的意思是姚莲花也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所以才会为叶添龙求情。”
李超笑着点点头,解释道:“对啊,姚莲花遭受家庭暴力十多年了,十多年的时间内,叶添龙想骂就骂,想打就打。她的幸福快乐以及健康全部掌控在叶添龙手里。叶添龙一天没打她,她都会觉得是叶添龙的宽容与慈悲。”
“别看她今天被打得差点没命,其实她心底很可能觉得叶添龙还是对她好、对她有感情,否则叶添龙就会直接打死他。”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姚莲花会原谅叶添龙甚至为他求情就显得很正常了。”
善若摇了摇头,复杂地笑了下,“哎,算了,我现在懂了,姚莲花确实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真是个可怜的人啊!”
李超再用手拍了拍善若的脸蛋,善若的俏脸就像果冻似的,滑嫩细腻富有弹性。李超感受到手心中的微微弹感,笑着说道:“这样心理自我安慰,阿q似的想法对姚莲花本人也有好处,要没有这个精神胜利法宝,她很可能熬不过这十多年的地狱生活,早就可能自杀了!”
善若听了却握紧了小拳头,气咻咻地道:“叶添龙不仅毒打姚莲花,还把人家变成了一只心理扭曲的可怜虫,想想我都恨不得揍他一顿!”
李超深邃的目光中带着一丝冷酷,重重地点头答道:“放心,根据罪刑相当原则,叶添龙一定会自己的恶行付出沉重的代价!”
善若心情微微开朗了些,“好,那就让我们一起追寻公平正义,严惩暴力狂叶添龙!”
说着,善若的小拳头伸了过来,李超也是伸出去一个拳头,一大一小两个拳头轻轻相碰。
李超坚定自信地说道:“我们一起追寻公平正义,严惩暴力狂叶添龙!”(未完待续)R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