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6章 无本买卖
要改变国库空虚的状态,不是简单的生意营生,而是要从宏观经济的大背景下去进行调控。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宏观经济的词汇显然是过于生疏,也不利于理解。
夏商自己也不是很懂,但夏商可以凭借自己残留的上世记忆和当下大华的真正状况想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以朝廷的名义放债的本质跟成立中央银行差不太多。
古代的银行是钱庄,而天下钱庄的买卖之下,从未有过利息之说。
甚至在不少钱庄和百姓的认知之中,钱庄帮你保管财物,反倒应该给予一些保管费。
百姓在钱庄兑换银票,一年前存入一百两,第二年取出也是一百两,没有任何利息。
这是早已被大华百姓所认同的观点,但百姓却不知道,自己前一年的一百两银子不等于第二年的一百两银子。
而各大钱庄正是利用百姓的认知偏差,收敛了大量真金白银而发展其的营生,从而利用别人的钱去给自己创造财富。
这也是为什么大华的各大钱庄主人都是富甲天下的大富豪的原因。
在朝廷的名下也是有钱庄的,但是眼前的百姓并不乐意把自己的银子兑换成朝廷的银票,也是说不乐意把银子交给朝廷保管。
因为在利益对等的情况下,一般百姓都不太乐意跟朝廷打交道,因为大家都觉得若日后朝廷赖账,他们没有任何办法。
反之,若民间钱庄赖账,告知朝廷之后,朝廷多半是会解决的。
这个现实状况便是夏商想到的第一个突破口。
放国债便是要鼓励百姓把钱交到朝廷手中,而不是将银子流入民间。
以前百姓不愿意跟朝廷打交道,但现在朝廷承诺以借钱的名义收敛银子,再规定的时间之后会返还本金和一部分利息。
很明显,多出来的这部分利息就是百姓得到的好处。
原本放在民间钱庄的一百两银子,交给朝廷之后,来年可以变成一百零一两。
虽然这点儿利息不算太多,但总是有利可图的。
自然会有百姓愿意把钱交给朝廷。
夏商重新把自己的构想讲了一遍,这一遍显然是描述得更为简单易懂,贾尚杰也是听懂了一些。
但是,贾尚杰眉头逐渐皱起,小声说:“大人这个构想倒是跟户部部分官员的构想相差不大,但总的来说,这也是一笔存在很大风险的买卖。若一百两银子在一年之后变作一百零一两银子,朝廷这一年收到了十万两银子,第二年岂不是就要归还十万一千两?今年的问题是解决了的,明年又怎么办?”
“收来的钱又不是给你填窟窿的,而是要用来投资,发展皇家产业,给朝廷拓宽生财之路。”
“额……不知大人有何生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