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如何选择(1 / 2)

明贼 五味酒 1520 字 2022-10-03

三月初九,南京兵部清理转年以来积累拖延的公文,堂官们忽然就发现了一封来自闽浙两地交界的公文,而这封公文又很快的放在了南京兵部尚书的案头。署理南京兵部尚书解学龙捏着手中的公文眉头紧拧,他不敢耽搁来到政事堂找郑三俊商量。如今的南京官场经过“衙门归并,精简官吏”之后,格局已经和以往大不相同。

南京政事堂再不是摆设,而是仿照京师的内阁总领江南各省政务处置,各部院的尚书、长官同坐一堂,并推举一人为诸重臣之首。而现在的政事堂之首正是南京户部尚书郑三俊。

“阁老看看这封公文。”

自打改制之后,政事堂内诸位重臣之间连敬称都不自觉的转换了,都比照着北京的内阁,互相称一声阁老。南京各部院的尚书长官,虽然品级很高,但却是远离政治中心的养老闲官,心理上自是别有一番失落与不得志。所谓之权日重也是近几年天下形势败坏之后的事,而就是这一声阁老极大的满足填补了他们的缺憾。

权名日隆的郑三俊近月以来处置的大小事务五一不干脆利落,深得几位政事堂重臣的交口称赞。这也是解学龙在收到这份公文以后,第一个想起找郑三俊商量的原因之一。

“哦?如果不是石帆兄这封公文,史宪之只怕都被南京遗忘了。”

解学龙的脸上露出了几许尴尬,“唉,政务荒疏,学龙惭愧,惭愧!”

“石帆兄何来惭愧之说?这都是在高宏图任上积欠下的公务,如果不是石帆兄署理南京兵部,只怕这封公文还被仍在架子上吃灰呢。”

“阁老说的极是,不知,不知是否照常处置?”

其实解学龙所说的照常处置那就是应公文所请,他结巴了一下,是因为料到郑三俊一定不会答应。果然,“这都是正月间的公文了,照常处置肯定是不行了。”

“还请阁老示下!”

解学龙的姿态很低,虽然他在大明朝官场上的资历并不比郑三俊低,但性格谨慎小心使然,从不曾露出半分骄狂之态。

“现在的江南战事已经结束,史宪之的监军之责也已经结束了,他还留在闽浙作甚?白白靡费军粮。”顿了一下之后,郑三俊又轻描淡写的说:“召回南京就是!”

沉吟了一下,解学龙迟疑道:“史宪之此前是奉了圣命监军,只怕,只怕南京召回,与礼法不合。”

郑三俊拍了一下脑袋,做恍然状。

“石帆兄提醒的是,以南京政事堂的名义召回的确不合适,不过可以换个方式,就说,就说迎他凯旋,回南京!”

最后三个字郑三俊故意加重了声调,语气不容置疑。

解学龙点头表示认同,不过他心里却叹了口气,郑三俊这是就差捅破这一层窗户纸了,恐怕就算史可法硬撑着不回来,他也能通知各地断了史可法部的军粮,将他生生逼回来。

于此同时,三卫军内部也正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抉择。

卢象升前几日派来的海船带来了大量的信息。其一,当今皇帝朱由检似乎转了性子,对昔日里百般看不入眼的卢象升大加重用,不但追封了他的父祖三代,还一举晋升其为太子太保、领兵部尚书,总督河南、湖广、四川,江南各省军务,全权负责剿灭流寇。

虽然朝廷对杨嗣昌的处置并没有定论,但从卢象升的任命上判断,当今皇帝已经彻底的抛弃了这位曾经权重一时的阁老总督。

米琰逐条分析了卢象升大获重用的前前后后,又不禁渭然一叹:“卢宫保深获皇帝重要,却不知是福是祸。”

在坐诸位也都是一阵感叹,言及卢象升掌权后,肃清中原六贼的日子只怕不远了,不过每个人的脸上并没有笑意,反而都少有的凝重了起来。

一阵轻笑打破了厅中凝重的空气,众人目光纷纷投向了身边的发笑之人,竟然是一直极为低调的李达。

“元长兄可是说不知卢宫保是福是祸?”

米琰在一众迷惑的目光中点点头。

众人似乎若有所思,刚刚从江西返回南京的程铭九忍不住问道:“这话从何说起?难不成,元长兄以为卢宫保的能力不足以扫平流贼?”

米琰看了一眼李达,李达则心领神会的说道:“当今皇帝陛下刻薄寡恩,喜怒无常,又没有担当,纵观但凡被重用之人,又有几个得了善终的?想来其中滋味镇虏侯一定有切身体会。”

李达的一句话又将所有人的目光引向了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