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跟着唐毅南征北战,几乎所有将领都升了官,而且有唐毅庇护,文官们也要客客气气,不敢刁难他们。只要用心练兵,好好打仗,就什么都不用在乎。
明军的磅礴士气,不是随便来的。
大军从大同右卫出长城,北风怒吼,天空飘着小雪,老臣高仪和胡宗宪都坚持骑在马上,迎着寒风,两位老人相视一眼,都看到的对方眼里的晶莹。
放在十年前,谁曾经想过,大明的军队会杀出长城,大举进入草原,自从土木堡一战,朝廷的脊梁就被打断了。
还有人说什么北虏强悍,满万不可敌!
放屁,当年太祖爷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百万鞑虏,一样都被赶出了长城。后辈子孙,失去了勇武,没有了胆量,变成了一群懦夫,简直有辱祖宗!
好在总算等到了今天,大明的铁拳挥出,天威所至,终于到了草原之上。
“胡少保,能看到今天,老夫真是死而无憾,九泉之下,也能瞑目了!”
“哈哈哈!大宗伯,我看啊,你还是保重身体吧,日后咱大明的威风有的是!等着瞧好戏吧!”
高仪连连点头,感慨万千,人都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换了唐毅入阁柄国,朝廷的情况就焕然一新。
倘若还是徐华亭在台上,只怕永远没有这个威风了。
***学的高仪都这么想,这也是唐毅执意出兵的原因所在。
不管怎么说,真正让人们铭记,甚至顶礼膜拜的只有强悍的军功,不能打仗,算什么变法成功!
威信不是轻轻松松就有的,必须用鲜血来换!
勇士们,你们手中的剑,就要为大明的犁取得土地!
……
大板升距离长城沿线,只有三百里的距离,也可以看得出来,当年俺答的猖狂,他根本没有把大明放在眼里,直到戚继光率军偷袭大板升,才让俺答感到了不妙,但是为时已晚。
明军采用急行军,从长城出来,马芳和马栋父子俩就各率领五千骑兵,像是两个巨大的钳子,扑向大板升。
所过之处,望风而逃,实在逃不掉的,干脆就选择投降。最残酷的一场遭遇战发生在距离大板升还有三十里的地方。
贝马图台吉是俺答的侄子,他奉命辅佐丙兔台吉,留守大板升。贝马图台吉三十六岁,正是男人最好的时候,强壮,勇敢,精力充沛,斗志昂扬。他一直将俺答视作自己的榜样,努力想要达到伯父的功业。
他打过卫拉特部,占领河西走廊,打通西域商路,为了俺答的霸业,立功无数。
贝马图台吉率领着三千名精锐的铁骑,埋伏在山谷两旁,他要给明军一个最惨痛的教训。
果然,当对方的骑兵进入埋伏圈,他果断出击,杀了对手人仰马翻,死伤惨重。
只可惜贝马图弄错了,这些人其实只是从归附大明的朵颜三卫之中,选出来的乌合之众。马栋拿他们当做诱饵,见有大鱼上钩。
马栋果断出击,双方的精骑展开了一场几乎势均力敌的较量,明军数量占优势,可长途跋涉,十分疲惫,贝马图以逸待劳,胜算不小。
可是结果就大大超出贝马图台吉的预料,明军的战马强壮异常,光是气势就远远胜过他们不止一筹,那些犀利的火铳只要打中一下,就彻底失去了战斗力,可是弓箭却不成,有人身上中了十几箭,还生龙活虎,奋勇冲杀。
双方短兵相接,明军长长的骑枪可以轻松刺穿他们的身体,可是他们手里的弯刀却碰不到明军的身体。
战场上完全是一面倒的屠杀,经过唐毅不惜血本的投入,明朝的骑兵即便拿到了欧洲,也不会吃亏的,只是他们还没有适应自己的强悍。
战斗在一个半时辰之后结束,由于蒙古马比起阿拉伯马,一点速度优势也没有,能逃走的人寥寥无几。
包括贝马图台吉在内,他带着惊恐,流干了身体里的血液,马栋从他的身体里抽出已经断裂的骑枪,扔在一边。
“还算是个勇士,把他们的尸体掩埋了吧。”
交代之后,马栋继续前进,等他赶到大板升外围的时候,马芳的人马已经将城外扫荡一空,马芳按着刀柄,站在高处,俯视着这座城池。
“栋儿,三十年前,你爹就曾在俺答的手下,给他当奴隶,他永远也想不到,有一天我马芳会杀到这里!”
明军上下,气势如虹。
他们已经等不及了,在半夜里就展开了攻城的战斗,炮声隆隆,大地都在颤抖,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夜空。
大板升城中的百姓,躲在家中,瑟瑟发抖,不停打颤,就在天光发亮的时候,一声巨响传来,有一段十丈左右的城墙断裂,明军从缺口涌入了城中,到处都是火红的鸳鸯战袄,到处都是火光……
俺答辛辛苦苦,不惜血本建立的城池,只维持了半天时间,就落到了明军的手里!(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