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 麒麟之患(1 / 2)

进入了冬月,天气冷得邪乎,一场大雪接着一场,不过令京中百官都感到惊讶的是今年城中的乞丐几乎没有人冻死。只要雪刚刚停下,就会有顺天府的官差带领着工人收拾道路上的积雪,全都运到城外去,还贴心地撒上了一层炉灰,免得上了年岁的老人滑倒。

府尹大人还特别下令,煤炭、木柴运进城中一律免税,顺天府还专门采购了一批,送给城中的穷苦人。

虽然是小恩小惠,可毕竟衙门不再是高高在上,官老爷们关心大家的疾苦,把百姓的事情放在了心头。短时间之内,唐毅在民间的官声极好,到处都有赞颂之声,百姓的声音,御史言官也都听到了。

此前唐毅推动改革,还是触怒了一些人的,他们正想要找机会弹劾唐毅,只是民心如此,不得不打消了念头。

唐毅默默盘算了一下,眼下顺天府还顶着历年的亏空,有十二万两,如果顺利的话,明年顺天府光是商税一项,就有三十万两以上。

把亏空补平,然后再办几所学校,吸引更多年轻人入学。作为一个顺天府尹,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其他的都会触及太多利益,提出了也无法落实,索性就放在心里头,只要顺天银行能顺利运作起来,靠着金融的利益,是完全能够改变帝国的心脏的。

局面打开了,剩下的事情交给别人就行了,唐毅只要掌好了舵,就不会出太多的问题。领导是一门艺术,唐毅可不愿意把自己束缚在繁杂的俗务当中。

他要做另一件更有挑战的事情,那就是当一名合格的帝师。经过几次的观察,唐毅发现裕王并不傻,只是反射神级有些慢,只要给他一点时间,还是能想明白的。

唐毅不指望裕王能做千古一帝,事实上这个时代也不需要英明神武的千古一帝。

通过旷日持久的大礼议,就该看得出来,大明臣子眼中的明君不该事必躬亲,更多的时候,就是一个牌位,大臣们解决不了的事情,才会交给他,至于能解决的,对不起,闭嘴最好。

显然绵软的裕王,具备了成为理想君主的条件。

当然了作为一个拥有无上权力的帝王,还要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目光,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能像崇祯那样,随随便便就给忽悠了,那是亡国之君!

唐毅给裕王上课,主要是开阔他的眼界,兼听则明,唐毅特意准备了一张详细的世界地图,给裕王讲解西方大航海的故事,讲解各个大洲上面奇特的动物,食人的部落,高大的金字塔……

裕王从小生活在皇宫,出宫之后,就圈在王府里面,连京城都没出过,整个一个宅男,哪里听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说是不用记笔记,裕王每一次都带着厚厚的本子,把唐毅写的都记下来,等到回到内宅,再去和李氏显派。

很快,唐师傅的课就成了裕王最为欢迎的,每一次都聚精会神,连眼睛都舍不得眨。

见裕王喜欢,唐毅格外卖力气,除了把内容准备的有趣之外,他还有意把心学的观点,把他的那套财政论,灌输给了裕王。

历代更替不是什么天命,而是财政,每一个帝国的崩溃,都源于财政的枯竭。历代儒家避谈利益,是大错特错的,唯有研究透了蕴含在金钱之中的大道理,才能治理好国家。

圣人君子,历来少之又少,不能光靠着理想和想象治国。

虽然不知道裕王真正理解了多少,但是他对顺天银行却是格外上心,吸收了多少存款,贷出去了多少,老百姓支不支持……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什么时候回本,能有多少分红。

弄得唐毅每次来之前,都要打听一番,才好去应付裕王琐碎到了极点的问题。

就在唐毅两头忙活的时候,从东南传来了绝好的消息,秋闱结束了,成绩陆续公布,统计结果也都出来了。

老师魏良辅特意写了封一万多字的长信,在信中详细粉丝了各省的考试结果。

老头子兴奋提到眼下东南的这一批生员,质量之高,是历代罕见,其中尤以苏州府为盛,老头提到了四个拔尖儿的,有徐时行,王锡爵,还有沈林,王绍周。

沈林是唐毅的书童,王绍周是太仓王家的人,当初唐毅开始参加科举的时候,他们就跟着考过,当时年纪还小,只是感受下考场氛围而已,转眼六年时间过去,他们也长大了,本身还算聪明,加上身边都是名师,学问进步非常大。

至于徐时行和王锡爵,他们是苏州府学的生员,不但学业突出,而且关心时政,是心学着力培养的后起之秀。

以魏良辅估算,光是苏州一地,至少能出二十位进士,十名以上的翰林。

另外浙江也是传统科举强省,除了盛产师爷的绍兴府,还有唐毅曾经当过知府的杭州,其余宁波,嘉兴,台州,近些年文风鼎盛,到处都是办学堂的,虽然底蕴还差着很多,但势头急猛。

再有福建也崛起了一帮学问扎实,眼界开阔的年轻人,总而言之,光是这三省,魏良辅判断,少说能出二百名的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