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鞑靼王朝的危机(1 / 2)

汉儿不为奴 傲骨铁心 1054 字 2022-10-03

饮鸩止渴,是眼下清廷和周士相议和最鲜明写照。

除了太平军不北进,清廷要完成大规模抬旗以扩充满州集团的另一个条件,就是吴三桂在西安抱着“两虎相争,必有一伤”的念头按兵不动。只有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清廷才能完成“变法”,重新积蓄力量,然后等待南方再一次内讧的喜讯。

大学士麻勒吉从西安回来后高兴的告诉顺治,吴三桂性格犹豫,为人寡断,只要大清表现出还有一搏之力,吴三桂就不能不考虑他东进的后果很可能是为江南的贼秀才做衣裳。

顺治听了麻勒吉的回报,很高兴,因为他也认为吴三桂不会愚蠢的要和大清拼个两败俱伤,然后便宜贼秀才。但他怎么也没想到,高兴劲还没过去,潼关就丢了!

两个先决条件不管没了哪一个,对清廷都是致命的。贼秀才和吴三桂就如同两条饿狼,而清廷现在就像是只垂死挣扎的猛虎,他能在死前奋力反抗,可最终却是死亡一个结局。

中原,自古逐鹿必取之地。当年崇祯为了保住中原,调集了多少猛将良臣,集重兵在河南和李自成大战,而大清可以说凭空得了中原,天上掉下一个馅饼来,现在,顺治却要品尝力保中原不失的苦涩滋味究竟是什么了。说起来,自从扬州回到京城后,顺治倒是没有再去哭过他的大哥了。

禁旅八旗固然是刚刚重整,可顺治没有其它选择,要么坐视开封失守,吴军兵锋直扑京畿,要么就将禁旅八旗派出去和吴三桂做最后一搏。除了这两个选择,便是一个奇迹,那就是河南巡抚贾汉复能逆天的守住开封,不用北京一兵一卒,以一人之力为大清换来续命的机会。

顺治是不指望额驸石华善有什么本事能挡住吴三桂的,他让石华善去河南,更多的是象征性意义,表明他对汉军的信重而矣。河南的事,能靠的还是贾汉复。他已经下旨抬贾汉复入满州正红旗了,给了一等子爵,旨意上还暗示若贾汉复能替朝廷守住河南,封公封侯指日可期。

若潼关没有丢,贾汉复或许真能封公封侯,因为攻入河南的闯贼余部在他手下连吃败仗。可现在,贾汉复还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就难说得很了。毕竟,吴三桂的军队比忠贞营强得太多,太多。

“皇上,无论如何,必须速发兵援救开封,不然的话,中原一失,京师就危险了。”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现在河南危急,崇祯元年进士出身的大学士胡世安自然认为当发禁旅八旗去河南。要不然中原丢了,大清不和崇祯朝一样了么。

伊图没有说话,但显然他是附议胡世安的,就是必须马上派禁旅八旗援救开封。至于索尼担心的京畿无兵可守这个问题,在他看来纯属杞人忧天。大清现在的敌人都在南边,不将南边的敌人挡住,反把兵留在京畿有什么用?真等敌兵兵临京畿了,这京畿的兵再多又有什么用?难不成江南的贼秀才还能神兵天降,在大清主力尽出的时候出现在北京城下么!

“河南必保,万不能有失!”

胡世安跪拜下去,伊图也跟着跪了下去,索尼叹了口气,知道这件事已成定局,不管他愿不愿意,禁旅八旗都要南下,要不然真等吴三桂拿下河南打进直隶,大清恐怕只有退守关外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