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九章 拥清伐明(下)(2 / 2)

汉儿不为奴 傲骨铁心 1298 字 2022-10-03

“什么?还要我国自备半年粮草?”

一听清朝不但要朝鲜出兵,还要朝鲜自备粮草,一众朝鲜大臣个个惊怒。可国王李棩却好像看不到臣子们的怒色,也不在乎自备粮草这事,只在那很好奇的问道:“天使可否相告,中国南方敌势如何?我国之兵至后,天朝又如何安排?”

“敌兵不过三两万人,所依只在火器。贵国鸟枪善手届时将与我朝大军一同南下,不必担忧。”

韩巨源一言打消了李棩的顾虑,他担心清朝会将朝鲜兵派去和南方的明军独自交战,那样肯定伤亡很大,现在听说只是和清朝大军协同作战,自是放下心来。

“既是如此,那请天使回禀大清皇帝,我国必当出兵以助天朝!”

李棩不待郑太和等人开口,竟是一口应承了此事。等韩巨源出了殿,郑太和等人立即纷纷哭谏国王不要出兵,他们抬出先王李倧“尽全国之物力,报大明恢复之伟恩”的事迹,竭力阻止李棩出兵。

“满州人向来狡猾,既已据中国,何以平不定南方明军散兵?说不定是中国南方明军力量强大,清军不敌,这才虚言哄我国,诱我出兵助他,使我国和明朝彻底决裂,王上万万不可中计!”

“依臣看,这分明是奸计,先骗我国出兵,待我兵渡过图门江后,再断我军粮供应,使我精兵死无葬身之地,其后定然挥师来攻,届时,我国必然不保!”

“王上,若答应清朝,则我国所派之兵乃是劲卒,若倾覆于中国南方,则我国门洞开,莫如虚委清朝,待自齐粮饷后出兵为当也。”

众朝鲜大臣纷纷出言劝阻,一个个言辞恳切。

“王上一定要收回成命,这兵出不得。不妨派人去中国打探南方实情,再做决夺。否则,易为清人所趁,一迫我钱粮,二谋我土地矣!”

郑太和希望李棩不要出兵,可使人到中国打探实情后再做决定,这样能保住朝鲜的精锐,不被清人消耗。他反对出兵的原因除了对明朝抱有感情之外,另外则是因为会宁等朝鲜北边重镇是古海西女真故地,他深怕清朝会在耗损了朝鲜兵将后逼迫朝鲜交出这些土地。

曾赴北京朝贡多次的左议政大臣沈之源亦称:“微臣前年奉命出使燕京,暗中窥察清廷内部动向,发现其危机四伏,南方战场告急文书如雪片飞进紫禁城,有满州亲王济度阵丧南方,相较几年前更为严重……由此可见,清朝国内局势并非清使先前所言,乃是小患,而是大患,甚至于满州有失去中国之危。如若满洲真的失去关内统治而退回盛京,明朝重新恢复燕京,则朝鲜此番助清之举定会引来大灾祸,我国不如继续作壁上观,以静制动。”

“左议政此言甚善,我国现今对中国局面并不清楚,当派人前往详探,万不能匆忙决定。”郑太和道。

“你们不必再说了,难得天朝要我国出兵,此大好机会,怎能坐丧?你们口口说要以静制动,观望再做决定,可你们要知道清朝人才济济,其国方鼎立,正是开国最盛之时,如何会有颓势?南方明军十数年来坚持,先前就有过满州亲王阵丧之事,可最终清朝仍是势大,南方明军转而消散,故本王以为便是满州又有亲王阵丧南方,也不会对清朝统一中国造成影响。退一步讲,当年明朝据中国之地,都非满清之敌,况今日只占南方寸土之余力?便算明朝重新拥有南方,这中国也只是南北隔江对峙,而我朝鲜却在他清人后方,清人奈何不得南方,奈何不得我朝鲜?....先王在时,执着反清复明,致使清人疑我甚大,若不趁此机会改善与清人关系,他日清人举兵怪罪于本王,本王拿何抵挡?你们又有谁能替本王挡住清军?真要清军再次兵临汉城,那才是亡国大祸!”

李棩根本听不进臣下们的劝说,他断然说道:“便是天朝要我朝鲜自备钱粮,我国亦当遵从。纵运粮艰难,也不可袖手旁观!”言毕,即命朝鲜兵曹金应海速选精兵良将,择期入中国拥清伐明。

金应海是李棩亲信,手握兵权,他也力主响应清朝号召。接到王命后,金应海立即抽调御营厅军鸟枪善手3200名,北方边兵1500名,将官35名,翻译2名,随卒138名,刷马驱人239名,合计5120人,携带足够5000大军食用6个月的粮草,在北道虞侯申浏的率领下,从朝鲜边城会宁出发,渡过图门江,在清军官员的引导下直奔山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