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9章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2 / 2)

北颂 圣诞稻草人 3818 字 8个月前

当然了。

他们二人在商定了此事以后,就知道,他们在兵制中埋下的钉子,肯定会被人发现。

但他们二人并不担心他们的兵制推行不下去。

一切的兵制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

先将禁军编排好,稳住四方,稳住整个大宋。

然后再进步推行路、府、州、县。

一点一点的将兵马渗透进去。

最后才是分配衙役。

到分配衙役的阶段,路、府、州、县各级衙门的兵马,都已经设置齐全。

地方豪强若是抵制此事的话,朝廷有足够的理由,各级兵马就会加入到其中,镇压地方豪强。

迫使地方豪强低头,接纳将士们进入衙门。

地方豪强若是作乱,路一级的安抚司,可以快速的集结境内的兵马,集结出一支大军,压向地方。

可以说,此举比大宋朝兵制中的一兵三辅,更有利于维护地方安定。

若是路一级的衙门,处理不了地方豪强叛乱的话,还可以就近请调坐镇在大宋四方的四个永字头禁军。

寇季和赵祯二人,将永定、永平、永兴、永安四支禁军,分别安插在了西宁、太原、博州、邕州等地。

起的就是一个两面驰援的作用。

对内,可以快速的驰援各路,对外可以快速的驰援四方。

对内弹压,四个永字头的禁军,可以快速的会同地方兵马,集结出一支不小于七万人的兵马。

五万精兵,率领着二万以上的地方兵,足以快速的弹压地方民变。

对外,四个永字头的禁军,能够快速的驰援四个镇字头的禁军,以及两个塞字的禁军。

无论是驰援宋辽边陲,北方边陲,西方边陲,都能快速的集结出十五万精兵。

十五万精兵,足以应付任何一方的敌人来犯。

更重要的是,若是四个镇字头的禁军远征的话,四个永字头的禁军,也能快速的接替它们承担起戍边的重任。

总而言之,在兵力部署、兵力分配方面,寇季和赵祯二人可谓是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一个相对健全稳定的兵制。

赵祯和寇季二人绞尽脑汁想出的兵力部署的深意,吕夷简等人暂时还没想到那一块。

他们还在快速的消化寇季所说的话。

寇季并没有在他们派人去取笔纸的时候,继续开口。

虽然他心里有恶心一下吕夷简等人的想法,但是却不能付诸于行动。

眼下议论的是国事,不能儿戏。

寇季在他们取来了笔纸以后,才缓缓开口道:“监军方面,监军制度予以保留,但是在禁军中,监军最多推行到营一级。

地方上可以推行到都一级。

且监军不再由文官和宦官充任。

官家准备重振武举,以后军中的监军,将由武举出来的进士充任。

武科中,在武试之余,也会相应的增添一部分的文试。

监军由兵部管辖。

取缔监军临时专断之权。”

“武职方面,取缔繁杂的武职,一切从简,禁军除御龙卫外,其余禁军主将,授大将军职,左右两厢指挥使,改为左右上将军,十军头改为将军,营正改为校尉,都头仍旧是都头……

各路兵马,设将军两人,校尉十人。

各府兵马,设校尉两人。

各县兵马,不设官职,一应调度,由各县县尉作主……”

寇季在武职方面说的很笼统,但是吕夷简等人大致都清楚寇季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比如大将军职,并不是说单独列了一个官职出来,朝廷有相应的官职,大将军职,分别有正二品的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正三品的怀化大将军、冠军大将军。

以前此类的官职只是加官,寇季只是将加官变成了实职。

大将军具体列几品,肯定会根据朝廷现有的品阶设定。

左右上将军、将军、校尉等,朝廷也有相应的官职。

除了左右上将军外,其余的皆是散职。

寇季等于是摒弃了繁琐的实职,直接纳用了简单的散职。

如此做,目前看得见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各级武官的职称变得清晰了,朝廷也因此省下了大批发在繁琐的官职上的俸禄。

王曾在听到了这一条以后,特地写了下来。

显然他对寇季提出的这个兵制很满意。

王曾的态度很简单,只要是能帮朝廷省钱的,他都赞成,他都觉得不错。

寇季在众人将他的话写完以后,继续道:“募兵方面,由兵部配合地方衙门共同募兵,由枢密院分配。”

朝廷以往在募兵方面,十分随意。

战时,朝廷会下发文书让各地方衙门募兵,然后就近分配。

同时各军在作战的时候,为了及时补足兵额,也会扎下校场募兵,一些监军、安抚使等,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募兵。

有些干脆就直接从其他兵马中抽调。

还有的直接拿罪囚、刺配的犯人等充入到军中。

总之,大宋募兵的方式太多,加上安抚使等封疆大吏可以从其他军中抽调兵马,导致了各军中的兵马数目十分混乱,这也是军中的将领们敢放肆的喝兵血的原因之一。

只要有人帮忙出具调令,又或者有人背书,那么各军治下的兵马,今天可以在自己大营里,明天就可以在别人大营里。

又或者军中只有几千人马,却向朝廷要几万人的饷。

将士们只拿一份军饷,可领兵的将领们却可以借此拿到更多好处。

军中一些有背景的,没少拿此事做文章。

寇季说完了募兵方式以后,没有再开口。

吕夷简等人略微愣了一下。

吕夷简揉了揉眉心,盯着寇季道:“还有呢?”

寇季说了这么多,也累了,听到了吕夷简的话,笑道:“还有就是兵马服役的年限。”

说到此处,寇季顿了一下,感叹道:“我们不能再让兵马老死在军营里了,那样的话太残忍。他们既然为我大宋流了血,那就不该继续流泪。

我在西北的时候,见过一营老兵,一营的白发。

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

这个典故吕相应该听过。”

寇季提到‘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的时候,在座的所有人,神色都变得凝重了不少。

吕夷简感叹道:“老夫自然知道,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说的是唐中书令郭子仪侄子郭昕的故事。郭昕年少时,赴安西从军。唐爆发了内乱,郭昕所在的安西军跟唐朝廷失去了联系。

他率领着部下的兵马,在安西守了十数年,直到唐朝廷内乱平定以后,才跟唐朝廷取得了联系。

当时的唐朝廷已经外强中干,给不了郭昕什么帮助,也没有召回他,只是赐了郭昕一个武威郡王的名头,給他手下的将士们连升了七八级官。

但对他和他手下的将士并没有什么帮助。

但即便如此,他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依然开怀,依然帮唐朝廷守着安西。

但是他们再次跟唐朝廷失去了联系。

这一次失去联系,便是永诀。

他们在安西守了四十二年,昔日的青葱少年,也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朽。

数万兵马,在四十二年的战事中,死的只剩下了数千人。

他们最后一战,面对的是吐蕃十万大军。

那一战过后,他们全部葬身在了安西,无一生还。”

吕夷简说到最后,十分伤感,甚至不愿意描述那凄惨的场面。

寇季深吸了一口气,沉重的道:“他们的壮烈,值得被我汉家男儿永生永世铭记,但是他们的故事,却不能在发生了。

我们有能力让军中的白发还乡安享晚年,就一定要让他们还乡安享晚年。

我知道他们即便白发苍苍,在赶赴沙场跟敌人浴血的时候,也无怨无悔。

他们无悔,是因为他们无愧。

但是我们若是让他们的故事重现的话,我们有愧于他们,也有愧于天下所有的将士。

所以,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军中的将士老死在营中。

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白发苍苍,还要为我大宋去流最后一滴血。

这血要流,也是我们流,而不是他们。

我不仅要给他们定下服役的年限,我还要在他们有余力的时候,让他们还乡,让他们娶妻生子,让他们富足的过完下半辈子。

他们值得朝廷如此厚待,对吗?

吕公?”

“那就定为十年吧!禁军将士,入伍十年!十年以后,愿意留在军中的,继续留在军中,朕许他在军中娶妻,也许他将家眷迁移到身旁。

还家的将士,应当补入三班,或者入各级衙门的兵营任职。

朝廷帮他们娶妻。

若是无人肯嫁,朕就带人去帮他们抢。

这强盗,李元昊做得、耶律隆绪做得,朕也做得。

为我大宋忠勇,朕甘愿当一次强盗!”

赵祯被吕夷简和寇季二人的话给感染了,心中的仁心作祟,开口说出了这番话。

事实上寇季和赵祯最初商量的时候,定下的年限是十五年。

赵祯亲自将他和寇季定下的年限给推翻了。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也没有反驳赵祯的话。

若是以前,他自然不会赞成赵祯这个提议。

因为将士们在入营的时候,大多是青少年,十年以后,正是他们最老练、最能打的时候,提早放他们还家,对大宋并没有多大益处。

但是如今不一样了。

火枪和火炮他造出来了。

有了火枪和火炮,将士们在入营以后,可以省去很长时间的武艺磨练。

因此将士们的战斗力,并不会因为退伍早,就出现大幅度的下滑。

更重要的是,赵祯将退伍的将士送到了各级衙门担任守备兵马,有点藏兵于民的意思。

真的到了需要他们出战的时候,也能快速的集结起来。

所以,赵祯的提议,不好不好,寇季勉强能够接受。

寇季能接受,不代表其他人能接受。

吕夷简和王曾二人听到了赵祯开口说要去做强盗,下巴差点没掉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