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九章 首席科学家(2 / 2)

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1438 字 2022-09-29

谭云松从未想到过内地会有企业有这么大的魄力独力投入搞微电子领域的基础实验室,哪怕专做一项,没有十亿八亿的投入都很难出成果。陈信生在业内名气很大,即使陈信生给他发电子邮件谈及此事时,他也认为搞微电子基础实验室不过是这家企业图有虚表的噱头而已,不过也一直在关注国内关于橡园树计划的报道,当看到橡树园计划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时,他自然也就动心了。

内地的迅速发展,也让他心动着想回国内发展,毕竟亲朋好友、快七十高龄的老父老母都在国内,有回国内工作的机会,他也不想错过。

之前有通过邮件联络,陈信生随叶臻民到新加坡之后再正式会面,能通过驻新加坡大使馆紧急办理签证,也进一步证明国内对橡树园计划的支持。

“……国内实验室最紧要的一个事项是加速技术人员的培养上,锦湖正与东大展开密切的合作,是不是可以试验性的引入双导师制?橡树园计划内的实验室会充分利用这个地区的高校人才资源,聘请在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与到实验室的工作之中来,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引入双导师制,除了校方给该研究生提供的导师之外,实验室也安排一名导师负责该研究生在实验室的成长……”

九七年,导师廉价使用研究生为其项目卖力的情况还不算很普遍,此时试验性的推行双导师制不会有太大的阻力。

推行双导师制的另一大好处,就是能最大限度的将通过实验室加强培养的人才抓在自己的手里。从在读研究生阶段就受到橡树园计划的培养、融入橡树园计划的氛围之中,没有特殊的原因,很难想象这些人才毕业后会主动选择别的就业渠道。

张恪点点头,还是将球踢给陈信生,说道:“是否可行,还是要你们集体拿主意的。”

见张恪向谭云松征询实验室建设意见,陈信生就晓得谭云松已经得到张恪的认可。虽然张恪要将球踢给大项目部,不过他在锦湖的权威不是一天两天就养成的,张恪认可的人选,很难想象会给其他人否决掉。

送谭云松回宾馆休息,陈信生还是随大家一起住师大二招的集体宿舍。

周游之前的家室都在建邺,不过在海裕国际私立学校建成之后,他将儿子丢进去,一家人算是正式到海州定居,回建邺的家里也是孤零零的,特别是现在张恪要派他去跟马来西亚的郭氏集团接触洽谈收购云源纸业股权的事项,很多事情,还要跟陈信生交流,自然跟着住进师大二招。

在车上,张恪跟陈信生说:“这两天那就请谭云松两口子去海州玩一玩吧,苏津东正焦头烂额,你帮我去安慰安慰他,有些事情急不得,也急不来,我对他的决定是支持的……”

爱达的第一款手机本来决定今天正式面世的,但是第一批成品由于选用的一样很不起眼的芯片不当,造成开机时间比设计有4、5秒的延迟。只能算很不起眼的障碍,苏津东要求全部更换芯片,推迟产品发布的时间。

联信最早六月二十八日就推出他们的第一款手机,联讯、东兴稍慢一些,但也不迟过七月,爱达再拖就要拖到十月去了,锦湖内部自然会有些不同的声音。

张恪这点觉悟还是有的,此时的锦湖已经没有必要气势汹汹的扎进去抢钱了,一个品牌的建立是极其艰难的,崩溃起来却是瞬息之间的事情,特别国产手机及其他消费电子产品在今后几年内会因为国内其他厂商极度不负责的抢钱行为而臭名远扬,锦湖要如何才能独树一帜、要如何摆脱其他厂商带来的负面影响?这本身就是令张恪极度头疼的问题。

为什么要扶持新元电器,为什么要逼迫科王跟着提升技术等级?要是能在海州、在东海省内形成一个有正面形象的消费电子产业群体,至少能更大限度的抵消其他厂商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方面的事情,惟恐小心都不够的,在技术还不法提供足够的保证之时,张恪也只能要求锦湖拨出更大比例的收入去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与维修体系,以削弱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可能对企业与品牌正面形象产生的冲击。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