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1 / 2)

大明文魁 幸福来敲门 2063 字 2022-09-29

面对众人的质疑反对,林延潮倒是第一个表示支持。

不少翰林不由心底嘀咕。

林延潮虽不是掌院学士,但侍讲学士权威亦是很重,而且大家同在一个衙门,没有理由因为这件事直接反对林延潮,撕破了脸皮,破坏了同僚间的和睦。

不过话是这么说,但不少翰林不认同将策问拔至与经术并重的地位。

这是大明开国两百年来的定制,一直都是这么考的。

林延潮欲改变这个规矩,很显然是为他事功之学扫清障碍,然后在会试中给自己的门生开后门。

林延潮欲以他侍讲学士的权威,强行要在翰林院里通过此议,他们口服但是不能心服。

就在这时一名翰林起身反对。

众人看去不是别人,正是詹事府右庶子赵用贤。

林延潮心知此事必掀起轩然大波,不会一帆风顺。赵用贤站出来反对,也是在他意料之中。

赵用贤此刻心想,万历十一年的会试,张四维申时行等首辅为了照顾自己的儿子,强行让他们中了进士。

此事被魏允贞冒死上疏捅破。

而这一次会试,申时行改套路了,直接照顾门人了。

赵用贤一贯反对申时行,他认为林延潮出面,背后必是申时行的阴谋。

赵用贤道:“礼部试里,重头场已是惯例,这么多年来以经义题目为主,是好是坏,众考官们早有一套的章程,并非由一人独断,策问辅之则可。”

“若将策问提至与经义并重的地位,那么策问题目好坏,以何为绳?现在距离会试只有三个月,骤然更易规程,那么在举子中有何反应,林学士心底有数吗?”

赵用贤的话还是说到翰林心底的,不仅仅是他与林延潮品秩相当,说话很有分量。更重要是他的话说到大家心底。

科举这么多年,经义题的高下,大家一眼都可以看出,你不能将一篇三等的卷子强行说成一等,也不能将一等的卷子强行贬至三等。

现在你强行加策问,什么题目好坏,规矩又如何定?你是不是想通过这手段,强行让门生走后门。

林延潮道:“赵侍讲此言差矣,策问的高低,若看不出高下,那么以策问为主的殿试,又何来分状元,榜眼,探花,头甲,二甲,三甲之分?”

赵用贤反击道:“林学士也知殿试考了策问,那会试就当以经义为主,经义策问并重实多此一举。”

赵用贤说完一名庶吉士站起身来道:“不错,会试主经义以定去留,殿试不做筛选,则以策问定高下,这是两百年来朝廷取士的根本。若是骤然更易会试章程,以经义策问定去留,那么对于原先重经义轻策问的举子而言,实太不公平了。”

这番话倒是很有真知灼见,众人看去原来是庶吉士季道统。

赵用贤见有人附和点点头道:“不错,策问所考在于史书,在于时务,这些事不少在朝为官尚不能明白,又何况举子乎?强行言之,诚为我辈笑尔。”

当年林延潮会试时,考了几道很有水平的策问。

比如林延潮中进士那年所考的。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这问的是变法,诸葛亮没有商鞅申不害变法之心却用了其法,而王安石用了商鞅申不害之法却不承认其名。

这样的题目考出来很有难度,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答的,放在现在也没多少人说出来个所以然来。至于整日埋首四书五经的人,肯定是答不出的。

学问差一点连审题都不过关,申商是谁,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王安石变法你了解吗?诸葛亮治蜀你了解吗?

就算都懂,但古为今用结合经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几个人能办得到?所以能答的好的极少,不过能答的好的,必然是高才。

所以策论只在于会试的第三场里,大家走个过场就好,你就算说申商是一个人,考官只会笑笑,格式对了都让你过。真的要追究,这题要筛落多少人。

但在经义题里,你没有称呼孔子为圣人而直呼其名,孟子为贤人而直呼其名,甚至该避讳的没有避讳,甚至一行规定写十二个字的你写了十三个字,考卷一律罢落。

更不用说,经义破题,稍微离题,那么三年后再来。

这完全是两等不同的要求。

因为会试是经义定去留,殿试以策论定高下。

但问题是现在的经义考试有问题。

历史上就有考生将古往今来大题小题题库通通背诵后,到考场上套题目,最后考中进士。

这不是一两个,而是好几个人。

林延潮当初就靠背题目在书院里考试蒙混过关,那时候他凭着是过目不忘的本事,至于其他人,就是靠死背强行记忆,二三十年持之以恒的读下去,还真给你中了。

当然有如此坐烂屁股的耐性,以及这等强大的记忆力,都是你的过人之处,选拔成为官员未必不可。

但是如果可以,朝廷更需用哪一等人才呢?

从诗赋取士,到八股文取士,再到策问取士,科举考试怎么考都有弊病,但从后到前,应该说时代在发展,筛选的机制越来越公平,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取代前,朝廷也是很无奈啊。

而现在朝廷策问考的题目怎么样了?又回去了,譬如去年殿试策问大意是,安定四方,朝廷是用兵还是在德。

这样题目不是不好,当时朝廷在辽东云南都在用兵,也是用时务考校贡生的意思。

但如此题目很空泛,用屁股想都知道,在德是政治正确,然后以兵辅之,畏威才会怀德,破题如此简单下面再用八股套就好了。

这样的题目,表面是策问,实际上还是经义。

换了林延潮,让他拟殿试题目,至少也要写个'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如此,才是真正的策论。

想到这里,林延潮就将心底的想法,如实道出。

众翰林见林延潮这么说,也有些被说服了。

面对赵用贤所言,如果朝廷取士经义策问并重,那么对于策问偏弱的考生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