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将孟杜皮战士留下来协助防守之后,万尼乌斯便将所有高卢骑兵遣散了——那支被阿克里他们裹挟着过来的高卢骑兵,是隶属于业已被罗马人并入行省的阿洛布罗吉斯人。
临走的时候,万尼乌斯向厄尔维几人索取一百车铁锭,向塞广尼人索取二百车铁锭,向波伊人和阿洛布罗吉斯人各索取五十车铁锭,要他们在冬季到来之前送到日耳曼青年公社——尽管这种索取类似于明抢,但考虑到即将到来的克拉苏,万尼乌斯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带领着上万人马,交代孟杜皮战士协助特里尔战士守住营垒之后,万尼乌斯带着骑兵大队和拯救出来的老幼妇孺穿过特里尔地区,跨过莱茵河,回到了日耳曼青年公社。
这个时候的青年公社,已经大大的变了样子。
因为一次性到来了近三万人口,原本周围留着大量空地的居民区便大批的起了房子,到处都可以见到忙碌着搬运土砖搭建房屋的高卢人。而因为人口的增多,带着风纪委标记的女兵巡逻得也大大频繁了起来。
暂时将带回来的人全部安置到迎客区之后,万尼乌斯召集所有统帅主管以及孟杜皮人的长老在一起,相互交换了一下情况。
孟杜皮人这边,总共是两万四千六百七十二千人,整顿出三千青壮,两千人留在了特里尔营垒处,一千人跟着回来协助青年公社的建设。
日耳曼人这边,总计是六千二百三十一人,另有同盟骑兵两千三百七十人。
毫无疑问的,即便是和原来的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六千多人合并在一起,日耳曼人也处于少数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万尼乌斯不可能允许所有的孟杜皮人都在日耳曼青年公社安家。
但是使万尼乌斯吃惊的是,早在奥维尼娅他们到达特里尔营垒的时候,奥维尼娅和威利娅竟就已经拟出了一个章程,只等万尼乌斯回来做最后的决定。
这个所谓的章程,只约定了孟杜皮人和日耳曼人联姻的方式。
第一条是,如果有待嫁、守寡的孟杜皮女子要出嫁,在同等条件下应该优先选择日耳曼人作为自己的丈夫。
而第二条则是,一个日耳曼男子,只有在已经有了一名日耳曼妻子的情况下,才可以娶孟杜皮女子为妻。
最后一条则是,只有那些和日耳曼青年公社成员结有姻亲的孟杜皮人,才可以住进日耳曼青年公社。但是没有加入日耳曼青年公社的孟杜皮人的聚居点受到日耳曼青年公社的保护。
听到这三条,万尼乌斯便忍不住用怀疑的眼光盯着威利娅看了起来——这三条,已经不但是显而易见的歧视,而且称得上是恶毒了。
如果说出于日耳曼人的利益考虑,奥维尼娅会提出这样苛刻的条件,万尼乌斯一点都不会觉得奇怪。但是孟杜皮人居然会完全接受这样的条件,这就让万尼乌斯感到惊讶了——万尼乌斯以为,他们好歹会讨价还价一番的。
但是眼下,孟杜皮人的长老们在自己向他们确认的时候,居然都是一副“心服口服”的模样。
更加让万尼乌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愤怒的是,大帐里的长老中,竟然还有三个已经将自己守寡的女儿和万尼乌斯麾下的将领结下了婚约……
不过无论如何,既然孟杜皮人自己都不反对,而且似乎急于促成这事,万尼乌斯自然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慎重考虑过后,万尼乌斯完全同意了这三条,同时追加了第四条——如果一个寡妇带着自己的孩子出嫁,那么这个孩子应该保留父亲的姓氏,延续父亲的家族。
对于这一条补充意见,日耳曼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一群孟杜皮长老们却顿时痛哭流涕,满心感激的对万尼乌斯说着好话。
因为之前反抗罗马人的战斗,尤其是后来维钦托利安排孟杜皮人断后,直接导致孟杜皮人青壮死伤惨重,很多历史优秀的名门望族都死得只剩下些孤儿寡母和老头子了。若是往常,孟杜皮人还可以期望老人能够娶一个年轻的妻子,生下后代延续家族,但在依附日耳曼人之后依照那三条来执行,这条路就显然行不通了——也就是说,等寡妇改嫁,老头子作古之后,许多家族就要就此断绝。
尽管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在和维钦托利结下血海深仇之后,孟杜皮人也别无选择——至少在日耳曼人的庇护下他们还可以期待以后有别的机会。
但现在,万尼乌斯一条提议就为他们保住了许多家族的延续,更清晰的表明了万尼乌斯完全无意吞并他们的态度——顿时,原本对日耳曼人还心存不满的孟杜皮人们因为万尼乌斯轻飘飘一句话,而变得满心感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