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大家意见统一,决定多添银子一次到位。
提到银子,无论李老汉这里还是村里的其他人家都又感激起古兰。
如果不是因为古兰同行,谁敢想逃荒路上竟还还能分银钱挣银子呢,怕是最后能活着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如今也是有了银子才敢有底气想一次到位,否则能有个落脚地都该感谢祖宗八辈了。
这一晚除了人口确实少的,基本上村里人口多的都如李老汉家的决定,准备填银子多要宅基地,即便没法一次性房子盖全,以后也能慢慢准备。
古兰这边为了以后的打算,宅地肯定是越大越好,虽然村址后大片的土地都是她的,但人不能不合群,她还是决定住在村里。
次日,当刘霖带着一堆材料再次过来的时候,李村长全村人的宅地都已经登记完全,一事不烦二主直接交给了刘霖,有他可以省下很多手续,户籍的事情他们村里人都没亲自到场。
没想到这一次刘霖没有接,而是让李村长和他一起去办,李村长一想便明白是怎么回事,顿时感动的看着刘霖。
以后李家村就在这里扎根儿了,若事事劳烦别人也不可能,这是刘侍长带他去认人,拓展人脉啊!
李村长激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只有连连点点头。
于是,李村长也顾不得地基开始动工,便随着刘霖去了府衙。
来回跑了两趟,办好了个房契又回来让户主按手印画押,接着又随着刘霖忙了整整一半日的时间才算把李家村所有的房契办理完成。
完事后,李村长还热情的请了府衙户部的书吏和刘霖一起去酒楼坐了一顿,长远打算花这些钱还是值当的。
李村长忙活同时,荒地这边也开动起来。
师傅们按照各家标注好的宅基空间,按照各宅主人房屋要求开始挖掘地基。
刘霖把能请来造房的工匠全部请来,再加上李家村的众儿郎们,有工匠们的指挥宅基挖的很顺利。
一半日的时间,共七十一户宅基全部挖掘完成。
古兰这边虽人口最少,宅地最大,盖的房子也最多,但宅基反而是最先完成的。
作为世子的救命恩人待遇自然是不同的,刘霖离开前专门将州城盖房最好的队伍拨在古兰这边。
人多力量大一上晌的时间,这些人就挖出了一进院子的地基。
按照古兰自己的规划,一进的宅基,有正房,耳房,偏房,还有库房,灶房,柴房,净房,以及上厕所用的恭房,还有最重要的马房,就连牲口圈古兰也规划进去。
正房地基是挖的最大的,按照古兰的意思要盖的明亮宽敞,逼逼仄仄的住起来也憋屈。
正房的左右两边又加盖两间左右耳房,接着东西两个方向是偏房,如正房宅基一样,挖的同样宽敞。
灶房柴房库房是建在东侧偏房与耳放之间,空间是同样的规格。
至于净房是西侧角房旁,恭房建则在后院,马房也是。
总之,所有人都热火朝天的忙碌着,仿佛像是不知累似的。
男人们挖地基,女人们则在村长娘子和村里几位大娘的带领下准备晌饭。
按照开工前签定好的协议,早晚不管饭,但是正午一顿是要管的,不过在饭菜上倒是没有要求。
为此李佑治李大带着村里每户兑的银子专门赶车去城里采购了一番。
盖房是体力活,虽然不能吃的多好,但总是要见些荤腥的,去了一趟城里两人拉回了一车的粮食,还有一扇猪和大量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