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ipt><sript>
第六一八章辣眼睛
经过几年的经营,《辽东工商时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之前的舆论骂战,这让《辽东工商时报》的影响力正式走出了辽东。
只不过,北京的影响力依旧非常有限,而在山东、河南、江南拥有相当数量的读者基础,现如今,《辽东工商时报》的总销售量突破百万份,其中江南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量,山东、河南又贡献了将近四分之一,京城,甚至连分销点都没有。
主要供给的报纸,仅仅是全记和相关企业的管事们,特别是在江南,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读报人。
随着《辽东工商时报》兴起的,还有白话文章,虽然传统的士绅勋贵对此不屑一顾。
可是,寒门和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都非常喜欢,这上面不仅仅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比如说,如何进行循环经济养殖、如何处理庄稼病虫害,哪里的招工工资待遇高,如何进行自愿移民。
为了增加报纸的销量,全旭让人专门在报纸的副刊,印刷一份移民申请表,在这个时代,可没有复印机,要想移民,必须拿到报纸上的移民申请表,填写完成之后,再递交给辽东的移民局。
现在的辽东,已经不再接受普通移民了,当然,技术性和学术性包括投资移民,还是欢迎的。
以富户投资型移民,就是在辽东范围内,任意一点购买一套商品房,这种商品房与普通的移民安置房不同,采取二屋楼或者三层设计,占地面积在五百平方左右,建筑面积六百平方以上。最大面积可达两万平方,当然售价也高。
最便宜的一套房子也需要两万两银子,不含家俱,辽东每个月可以接收投资型移民约一两百户。
这些人其实就是充当辽东的消费军,活跃辽东的经济市场。技术型移民,则需要经过技术考核,学术型移民,则接受新学知识的考核,当然,不像科举那么艰难,只要是买几本几何、数学之类的书看看,学术移民还是相当容易的。
报纸的销量高,影响力,也就意味着全旭的那篇文章影响力也大,特别是文章中提到的锅盖理论,成了众人最喜欢做的试验。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很多人家都在琢磨家里的锅盖,每次煮完饭,等锅盖凉了就有人去揭,看是不是真的有水珠如雨落下,有条件的甚至搞来冰块放在锅盖上,然后揭开,看看里面的水珠是不是变成了霜花或者冰珠。
“君子远疱厨”的古训让他们扔到九宵云外了。
而无数次实验都证明,全旭说得一点都没差,水、冰、霜等等,确实都是水蒸气遇冷凝成的,这个简单的事实震得所有人脑袋嗡嗡作响,几乎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北京城的三万份特供《辽东工商时报》,也让京城的一帮大佬们阴沉如水。
特别是现在的吴宗达、侯恂、温体仁、王应熊、杨嗣昌等人,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捏着一份《辽东工商时报》。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脑袋决定思维,普通人好奇的只是锅盖里到底会不会形成水或冰雪,而他们这些人则感觉屁股下面的位置已经摇摇欲坠。
外行永远都是在看热闹,只有内行人才知道,这篇文章真正的杀伤力和打击面,自从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主张为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
儒家独霸朝廷真正的根基其实就是四个字“君权神授”,这是儒家的高明之处,反正无法解释的问题,全部归为上天“天威难测”的观念在中国可谓根深蒂固,就连高高在上的帝王也不得不屈服于上天的威严,何况是臣子!
在古代每逢天灾,帝王都要准备大批祭品,斋戒浴沐,举办盛大的祭祀典礼虔诚地向上苍祷告,祈求上苍垂怜,至于大臣就更不用说了,在汉代,每逢天灾或者特殊天象,三公就要轮流引咎辞职。
现在全国发生大范围的冰雹灾害,举国文人都将矛头对准全旭,那压力真的能把人给逼疯!
在历史上,崇祯皇帝被逼着下了六道罪己诏,第一道,张献忠攻克中都凤阳,焚毁皇陵,第二道,崇祯十年,中原大旱,民怨四起,崇祯为了求雨。对了,还有天启大爆炸,群臣逼着天启也下了一道罪己诏。
所谓的天人感应,就是借着上天的名义,来逼着皇帝让步,达到儒家也就是大臣们的政治目的。如果按照比例来说,下罪己诏最多的朝代是清朝,十个皇帝有八个下过“罪己诏”,
一九零零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逃亡途中,慈禧太后既感到由她秉政的政局,已经失控,迫于内外压力,她这才决定和八国联军谈判求和,并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出了一道“罪己诏”。国家将亡,执政者没有责任。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十道皇帝的罪己诏,八个是大臣的锅,两个是天灾。
现在的问题是,全旭在打脸。
这篇文章就像一只力大无比的手,在左一下右一下的猛扇着他们的脸,隔着报纸都能听到响亮的啪啪声。
其实被打脸还不算什么,能混到这个位置的人,哪个不是脸皮厚得跟防弹衣一样,能唾面自干的非凡角色?
问题是,全旭不仅在打他们的脸,还在拆他们的台!
这篇文章一棍子将流传了几千年的“君权天授”理论给打进了尘埃,明明白白的告诉所有人那个神威凛凛的天不过是一群别有用心的人编出来骗人的,根本就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