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善与恶的彼岸(四)(1 / 2)

罗兰的发言将李林摆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罗兰的提议总结起来就是“我们不反对技术管控,也不反对大国之间就此达成协议和成立专门机构,但我们希望不是密室协商,而是开放对话,能让更多的声音参与讨论,借此来表达普遍意见。”

这个建议很合理,但无疑让李林很难处理。

身为“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陛下”,其权威必须是绝对的,这涉及帝国的根基,没有妥协的余地。让包括没有爵位和官职的普通人乃至外国人参与这项讨论,无疑会严重损害皇帝的面子,更不要说这等于打开一扇门,让帝国民众接触到某些危险的想法和价值观,届时产生的化学反应和由此引发的骚乱是怎么高估都不为过的。

这可不是一句“皇帝陛下开明仁慈”之类的恭维话就能抵消的。

最极端的情况下,整个帝国都会刮起肃清的风暴,帝国社会秩序保障局甚至会被授予“主观判断即为判决依据”的法外执行权,届时死亡的人恐怕要以十万为单位来计算,帝国的国土将被尸体所覆盖……

就此拒绝或许是能避开这种结局,但这就会使得帝国陷入孤立的局面。

罗兰提出的是“请求”和“意见”,而非“条件”或“强烈要求”,而且还是以其组织与支持者的名义,更获得了与会各国的大力声援。换言之,其发言内容最起码代表世界范围内相当数量人的心声。皇帝拒绝对话,那么必然会与民意(很可能是多数民意)陷入对立。尽管皇帝不用考虑任期和支持度的问题,但本就对帝国抱有诸多不满的诸国必然会利用民意和罗兰创造出来的道德制高点进行反击。届时关于技术管控的相关协议要么不了了之,要么无限期拖延,此外帝国还要付出相当程度的代价来进行公关危机处理,这同样是难以接受的。

接受抑或拒绝,不管选择哪一边都意味着巨大的损失,任谁都不会想陷入这样的选择地狱之中。

换成是全知全能,从无败绩的皇帝陛下要如何处理这样的难题?

抱着一点好奇和幸灾乐祸的心态,各国代表们等待着皇帝陛下的选择。

他们没有失望,同时也非常失望。

“汝之诉求是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个议题的探讨,让这些人的诉求和意见通过修改协议的形式表达出来?”

“没错。”

“那么你要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呢?”

手指再次轻敲桌面,发出的声音落在听众们的耳中,犹如钢琴的重低音。

这是非常现实同时也非常有效的攻击切入点。

先将选择保留起来,同时从实务层面进行攻击,从“是否能确保公平公正”这个大前提入手,彻底否决罗兰发言的合理性。

完全是想象之外的一击,且意外的有效。

绝对的公平公正。

世界上根本没有任何人、组织、国家能保证自己能做到这一点。

人皆有私心。

即使是与自己毫无利益瓜葛的问题,在表态选择之前,人们尚且要仔细思量算计一番,更不要说那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指望所有人都能秉持不偏不倚的视点,不受感情和喜好影响,做出公正的结论,本来就不现实。

另一个问题是技术转让管控协定是专业性和政治性非常强的议题,这就对参与者的个人素质水平和专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开放一般人加入到公开讨论之中,势必会加入许多非专业甚至非理性的杂音,这不但会导致会议变得旷日持久,最后还会衍生出许多莫名其妙的问题。

指望所有人都能公正理性的做出判断,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原本就是民主的假议题。

这是李林对共和国及民主的批判,如今他再一次以尖刻的方式将这个悖论呈现在人们面前。

如何保证众多凡人参与进来的决策是公平公正且正确的?既然有全能的天才可以做出正确的决断,让平庸的凡人来扯天才的后腿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不公平?利用多数(凡人)来压制少数(天才),结果不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和纷争,就连原本可能得到的正确结果都因此错失呢?

谁都不敢保证说不会这样,越是清楚人性,越是倾向李林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