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祈祷者的对话(二十四)(1 / 2)

自己正在变成另一种东西。

一种与人类迥异,和生物也截然不同,持有明确理性的存在。

曾经有人这么说过,最可怕的疯狂不是失去了理性,而是只剩下了理性。

现在的自己,多少能感悟到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意思了。

“E-03,你的脑量子波出现了紊乱,集中注意力。下一次将无警告注射药物。”

通讯终端里传出女性管制官冷冰冰的声音,吞下叹息和感悟,回以同样冷漠的“E-03,了解”后,马赛将全部注意力转到躯体——“沙拉曼达II”的金属制躯体。

“沙拉曼达”本质上是一架无人机,搭载者之于机体不过是处理器,原则上搭乘者必须以半昏睡状态登机。一来是降低高过载机动带给人体的损伤,二来是避免搭乘者因为情绪波动产生的杂波干扰机体的正常运作。眼下既然已经决定要打破这项原则,让清醒状态下的马赛去搭乘“沙拉曼达II”这种高速高机动机种,他们当然要提前做好对应措施,顺带着也为今后类似的情形做技术储备。

所谓的对应措施,便是注射药物。

搭乘舱内装设有自动注射装置,根据搭乘者的心跳、血压、体温、脑量子波的数值来确定搭乘者的精神状态。可适时进行注射,也可由负责监控状态的管制官远距离遥控操作注射。

注射的药物有两种。

一种是兴奋剂,能降低痛觉和疲劳感,增强攻击冲动和集中力。

一种是镇静剂,抑制恐惧和亢奋,使注射者呈现冷静状态,随时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

前一种是为了刺激搭乘者产生“杀人冲动”,集中全部注意力思考“要如何杀死对手?”、“该怎么做才能杀死对手?”这两个问题。将搭乘者迄今为止所拥有的一切经验和知识,竭尽全力去执行杀人行为。以此来推动人工智能对“杀人思考”的模仿和学习。

后一种是为了协调搭乘者与人工智能的同步而采用的手段。为了避免搭乘者的情绪波动对机体产生影响,通过注射镇静剂抑制搭乘者的情感,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判断能力,使之与人工智能保持高度一致。

使用药物很大程度是一种急就章式的应急处置,兴奋剂药效过后会使人情绪低落,镇静剂则会产生焦虑、恐惧、失眠、不安、痉挛等等副作用。要是两种药物反复交替注射,用不了多久搭乘员的精神就会出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猝死或精神崩溃。

考虑到使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帝国那些惨绝人寰的非人实验,似乎这次也是一次人体实验。实际上恰恰相反,用药是帝国技术员们难得的良心之举。

假定人类的脑装进动物的身体里,手术获得了成功,那么当他醒来后,首先会发生什么事情?

答案是完全不知所措,不要说正常行走、奔跑、进食,就连最基本的站立动作都无法独立完成。

哪怕是塞进基因和身体结构最接近的灵长类动物里,人脑也不可能立即适应和掌握新身体,遑论其它动物。换成以超音速飞行,与同样速度之敌交手的钢铁之躯,情况只会更加恶化。说到底,人脑不是为了专门处理这些事情而诞生的。在超高速的战场之上,任何一点微小的失误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为了保住这架极其重要的测试机和难得的优良素材,研究团队想出了用药物来控制情绪波动,从而实现搭乘者与人工智能保持高度同步,尽一切所能降低失误的概率,进而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战斗力。

“话虽如此,不借助药物也能达到91%的同步率……简直不敢相信。”

“毕竟已经同步过一次了,再次同步的契合度当然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