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陶公家事(2 / 2)

汉祚高门 衣冠正伦 1660 字 2022-09-28

沈哲子正色说道,他不是吝于钱财,只是不想被那些天师道道官们当做肥羊痛宰。而且如今他在天师道内也有不小影响力,待到战事忙完,还要追究下究竟是哪些人在趁此国难而大肆敛财!要挑出几个太不堪的,拎出来杀一儆百,压一压天师道越来越放肆的作风!

午后有访客应邀而来,乃是今次作为荆州使者而来的陶弘。

沈哲子迎出来时,看到陶弘形容略显枯槁,脸上挂着浓浓悲痛之色,连忙将人请入室内。

陶弘如今乃是重孝之身,他父亲陶瞻早先战死沙场,算算至今还未出丧期。未免失礼于人,在孝服之外另披氅衣略作遮掩。一俟坐定,他便满怀歉意对沈哲子说道:“哀痛之身,本不宜登门为客,不过我知维周心内应是多疑问,斗胆拜见,失礼之处,还望勿怪。”

“世兄何必言此,你我故交旧好,世伯忠烈之丧,我亦深感悲痛。只是如今职事系身,不能亲往吊唁,实在遗憾。”

沈哲子安慰了陶弘几句,心内确实充满疑惑。陶侃合共十七子,除早夭病故者外,在世者仍有十数人,孙辈更是不知凡几,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派陶弘这个父亲刚死未久、重孝未除者做使者啊。这当中应该有一些他没想到的理由,因而他要在临行前与陶弘面谈一番。

陶弘闻言后惨然一笑:“既受国恩之重,理应以死相报。家父忠义全矣,为人子者,应是心感此荣,不言有憾。只是不能尽荣养孝义,终究不能释怀。”

说到这里,他神态已是分外悲憷,可见对于不能全尽父亲的丧礼,抱憾尤深。

沈哲子见陶弘此态,心内纵有疑惑,一时间也不好直言相询,只在席中温言劝慰:“国难至斯,忠孝难全。世兄你心系社稷而奔走,何尝不是履迹世伯言传身教之大义,人皆有感此义,莫能言非。”

许久之后,陶弘情绪才略有平复,擦掉眼角泪痕后肃容对沈哲子说道:“大父对于历阳之叛,亦是倍感震惊,念及京畿陷落,皇帝陛下陷于贼旅之中,不免涕泪横流。”

沈哲子只是点头,对于这场面话选择性无视。别的事情他还不确定,最起码在苏峻谋反这件事情上,陶侃绝无可能后知后觉。须知就连自家老爹事前都知道苏峻确切的发兵日期,陶侃若是这么迟钝,那也白瞎了宿将之名。尤其荆州分陕,沿江直下可插入历阳腹心。若是不能在陶侃那里得到默许或是暗示,苏峻应该不敢发兵直扑京畿。

不过现在再计较这些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苏峻行到如今这一步,除了其自身实力外,应该也与各方的纵容关系极大。驱虎吞狼,没有一家是干净的。

“我今次斗胆请行,还是心念与维周旧谊,希望能借维周之口,为大父稍作自辩以作澄清。荆州虽处分陕,也是四方要冲,实在难以专注一方……”

听到陶弘的话,沈哲子也渐渐意识到彼此身份地位的不同,在认知上也会有所不同的。的确对陶侃来说,位处分陕却坐视京畿被叛军攻陷,某种程度上而言是难辞其咎的。不过若说因此而派陶弘来为自己作申辩,这理由不免又有一些牵强。

因而沈哲子并不急着发声,只是望着陶弘等待他继续解释。

不过陶弘接下来却是欲言又止状,似有什么事情难以启齿,沉默半晌后才说道:“我今次前来,也有一事想请托维周。父仇不共戴天,历阳又是叛国之逆,于公于私,不能坐视此贼猖獗!维周若不因我鄙薄相弃,肯否将我纳入军中共往讨逆?”

沈哲子听到这话,眉梢蓦地一扬,旋即便明白了许多事。陶弘难以启齿的话,大概应是与家丑有关。若果真如他所言要投军讨逆以报复仇,荆州便是如今最大军州方镇,陶弘作为陶侃的嫡亲孙子,其外祖家也是宿将家门,何必要假于外求?

若荆州军无陶弘安身之处,那么阻力来自何方不言自明。荆州势力哪怕再错综复杂,也绝无可能干涉到陶侃家事。那么陶弘所面对的困境,应该便是来自于其家族内部!

想通了这一点,沈哲子心内不免哑然失笑。陶侃身处那样的位置,无论态度如何都会让人心生诸多联想。过往这段时间自己也在从各方面思考陶侃的态度,但唯独忽略了他的家事问题。

子孙太多,未必是福。尤其是陶侃这样的寒素出身,并无阀阅门资的人家,若是得以继嗣,或能显达传承,若不得继嗣,很快就会与寒门无异。陶侃长子早夭,如今这些儿子当中,名声最重的本是陶瞻,可是随着陶瞻战死,继承权便又产生了其他可能。

在历史上,陶侃死后未久,几子便争产乃至于拔刀相向,像是今次为使的陶夏更不惜手刃嫡亲兄弟,可谓心狠手辣。在这样的态势下,陶弘作为陶瞻的儿子,所面对的困境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