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原来如此(1 / 2)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方故意杀人。

陈言看向众人“如果是陌生人,凶手不认识杨苗苗的父母,那么,他为什么要杀他们?”

“为了钱?”

“不可能,”李洪摇摇头“当时的现场是我主导勘察的。”

“两位老人的背包里有大约三千块的现金,没有丢失。”

“杨苗苗父亲戴的手表也比较值钱,她母亲戴的手镯和金项链都没有遗失。”

所以,一个陌生人会故意杀两个老人?

不图钱,不图利?

这种可能性不大。

“我同意李队的观点,”陈言点点头“而且,从现场看,杨苗苗的父母如果是他杀,那么,对方就应该是在两位老人在石头上摆姿势的时候,趁机把两人一把推下去的。”

“这样才能造成两人仰面摔下山崖,后脑着地的情形。”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是我们,在悬崖边照相,会不会让陌生人靠近,给他推我们下去的可能?”

“所以……”李洪的眼神飘忽,似乎想起某个人“那个司机……”

陈言点点头“对,那個司机,有很大嫌疑!”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他是怎么在躲开的监控,从而上山。”

“但是,从目前的分析看,送杨苗苗父母去游玩的司机,有着重大作案嫌疑!”

……

一个小时后,司机已经被请到了侦缉二分队的审讯室喝茶。

“这位警官,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

赵小虎的表情很无辜“是杨姐安排我去送她父母去爬山的。”

“到了山脚下,两位老人上山,我就一直在车上等他们。”

“后来他们一直没回来,我才开始上山去找的他们。”

“然后就发现他们坠崖了。”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杨姐的父母去世有半年了……”

监控室内,陈言和李洪正在看着屏幕上,赵小虎的反应

“他的表情很自然,又带着点疑惑,不像是说谎。”

李洪一直在观察这个赵小虎的表情。

陈言点点头。

赵小虎的表情没什么问题,但是……

“问一问当时他们约定的时间,还有他上山的时间,发现尸体的时间。”

透过耳机,陈言给里边的张朝阳说了些提示。

“赵小虎,你不用紧张,”里边负责询问的侦缉员正是张朝阳“我们只是单纯的核实一下情况。”

“你们当时是几点到狼头山,约的几点下山?”

“点狼头山,我们当时约好是点下山。”

“你几点发现不对劲,然后发现尸体报案的?”

“点半,我看他们还没下山,就上山找他们去了,中间打了电话,没人接。”

“三点半的时候,我在北山坡发现了他们坠崖,就报警了。”

“当时,上山的还有两拨人,他们看见我上山了,还帮我一起找人来着。”

监控室。

陈言和李洪依然在盯着视频看。

此时,两人都是眉头紧皱。

“李队,你怎么看?”

李洪半晌没有说话。

这个赵小虎,对张朝阳的所有提问,都是对答如流。

对所有问题,一点都没有犹豫。

可问题是,杨苗苗的父母去世已经半年了。

半年后的时间,这个赵小虎,对当时所有的细节和时间点,依然都记得这么清楚,和半年前的笔录没有任何区别。

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难不成这个赵小虎是神童不成,记忆力超群?

真要这样……也不用当司机啊。

“这个赵小虎,对细节记得太清楚了。”

陈言点点头。

“是啊,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赵小虎对当时几点到达的狼头山,几点拿外卖,几点上山找人,几点报警,山上有几拨人,都记得这么清楚……”

“呵呵,”陈言之所以让张朝阳问这些细节,尤其是时间细节,就是为了听赵小虎对这些细节的记忆。

“细节上一点不差,就跟背下来了一样。”

这就有点太刻意了。

人对时间的记忆,相对于其他有形的记忆,是非常模糊的。

尤其是时间越精细,越难有具体的记忆印象。

比如说上学的时候背诵一首古诗。

也许你一天就背会了,诗词的内容很久都不会忘。

可是,你能记清到底是那一天背诵的这首古诗吗?

甚至是,几点钟背下来的。

有没有这样的人,肯定是有,但也一定极少。

赵小虎对过去半年的事情记忆如此深刻,有没有这个可能。

当然有,毕竟当时是死了两个人。

赵小虎作为第一个看见尸体,第一个报案的人,这件事应该一辈子都不会忘。

毕竟,死人这种事情对记忆的刺激性,肯定是非常大的。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张小虎对那天的记忆,印象最深的只可能是对见到尸体的那一刻。

而其他的记忆就会减弱。

毕竟,杨苗苗父母死亡的那天,刺激性最大的事情是死亡本身。

而不是他们几点到了狼头山,几点受到了外卖,几点上山……

所有的细节都这么清楚,那就有些可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