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京守备太监(1 / 2)

司礼监 傲骨铁心 1680 字 2022-09-28

感谢Chau534大佬打赏的百元人民币,我愧对大佬和人民群众,因为这两天出点小事,破了几千块钱,还导致没更新。

不多说了,今天开始,看更新表现。

……..

吴淞口水营的广东兵大概有一千六百余人,他们于万历二十八年自朝鲜撤归,其后随副将邓显武驻守吴淞口。邓显武因功升任吴淞总兵,不幸于万历三十二年病逝,死后,吴淞总兵便一直空缺。

现任应天巡抚曹时聘曾数次上奏朝廷,请委标下管营游击将军姜良栋为水营总兵,然奏疏并无下文。

曹的奏疏中将近几年苏州发生的驱逐织造太监孙隆的民变、太仓士变上升到危及江南统治的严重暴乱行为,结合其巡抚行台奉旨从句容移驻苏州,清晰明白任上便是行弹压地方之权。

然欲弹压地方,维持治安,则势必要整肃驻军。而整肃之关键实在于官印落实,如今各地驻军,非吴淞一家体系紊乱,缺额甚多,各卫所都有弊病。

身为应天巡抚,曹时聘着实有心在任上理清军民体系,只是奏疏呈上,却如石沉大海,联系当下上至朝堂,下至地方,不仅武将赏罚不明,文官缺额更多,曹时聘自不难发出陛下不问事,以致国事近有瘫痪之感叹。

数日前无锡发生的变乱,使得这位巡抚大人更是忧心肿肿。

相较前两天各种消息漫天飞舞,叫人难辩真假不同,现在,应天巡抚和苏州府、常州府及至南都那边,大体都摸清楚了无锡民变的真相。

所有的线索和情报都指向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显然是无锡变乱的罪魁祸首,此人就是自称钦命提督海事太监、兼掌武骧右卫后营旗军监军印的魏太监。

“魏太监气死东林先生,方酿无锡巨变,死伤无数,今又为推卸责任而嫁祸东林众君子,其心当诛,其罪当诛!下官请抚臣立时发兵捕拿,以正视听!”

苏州知府周一悟坚信修吾公李三才书信所言就是真相,也是苏州城中应对此事的“强硬派”,自收到消息后,他便三请抚臣发兵捕拿,以平息事态。

日前,苏州城中已有绅民至运河聚集鼓噪,要那运河上的旗营放人。虽官府竭力维持,劝说绅民勿要激进,待抚臣决夺。

但抚臣迟迟不能表态,令得一些绅民甚感失望。甚至谣传说抚臣与魏监乃一丘之貉,欲强行颠倒黑白。

因而周一梧深感抚臣再不立即处置,事态必会朝不可收拾地步演变,届时,便和那无锡一样也是一场大乱了。

“若抚臣再不决断,下官恐九年前逐孙之事重演,届时城内城外必乱。那魏太监所抓众人之中,又有景逸先生,实是不能再耽搁了。”

周一梧所言得到了一些官员的附和支持,纷纷出面呈述意见,大多为请抚臣马上发兵的。他们提到景逸先生高攀龙也叫魏太监所抓,若不能马上将其救出,凭借高攀龙在江南士林的地位和百姓心目中的份量,一场大乱势难避免。

曹时聘也是头疼,他本治水大家,因治黄淮有功而任总理河道提督军务、督察院御史工部右侍郎,进而巡抚应天,成为督抚重臣。

巡抚一地不比治水轻松,江南之地又党派林立,做一事都要受另一事牵制。任上几年,他唯一做过的大事便是支持了苏州民众反对织造太监孙隆加税,“公疏直陈,拯民涂炭”,从而“吴人德之”,苏州百姓为其在茅山建了生祠,可谓名望甚高。

本心而论,无锡发生民乱,又有东林书院被毁,众君子连同学生百余人被抓,激起江南喧天大波,曹时聘理当秉持前番“驱孙”态度,立即对那魏太监进行打压,解救众君子。

可是,这件事却又不能跟“驱孙”相提并论,因为那织造太监孙隆手下没兵,这提督海事魏太监手下却有禁兵。

倘若强行发兵捕拿,魏太监自不会束手就擒,应天巡抚所辖兵马与禁军内讧,这性质可比苏州、无锡民乱影响更大。

本朝开国以来,可曾听闻哪个地方大员胆敢发兵包围皇帝禁兵的,莫说巡抚不能,便是总督阁臣本兵怕也不敢。

所以,曹时聘现在真是左右为难,亦说举棋难定。

他不能说不管此事,又不能从了苏州府等官员所请,端着茶碗在那眉头微皱,偏不能表露任何神情。但要叫这些治下官员有了其它想法,这风评就能坏了。

江南之地做官,不比其它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