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高渐离(2 / 2)

别误会,他不是流失太多需要喝这个,只是喜欢这个味儿。

“齐人虽然畏惧大秦,可现在天下的形式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的明白。”

“除秦之外,天下只剩下了齐楚两国。现在我大秦数十万雄兵正在攻打楚国,眼看着楚国就要抗不下去了。齐国如果再不动手,那就只能是坐以待毙。”

“大王。”有大臣不解询问“为何齐国送来公主,大王就知道了齐国要与大秦开战?”

这一看就不是儒家的人,因为根本就不懂如何揣摩帝王心思。

王霄当然不会说,这是安排在楚国的密探送回来的消息“齐国送公主过来,不过是为了稳住迷惑本王。他们却是想不到搬起了石头砸自己的脚,反倒是提前把他们的心思给暴露出来。”

“李斯。”

“臣在。”

王霄喊李斯出列“你作为使者去一趟临淄城,想办法阻止齐国出兵。实在不行,能拖多久就拖多久。那个齐相是叫后胜是吧,随便他开价,要多少都给他双倍。只要稳住这段时间,等到灭了楚国,之前掏出去多少,全都能连本带利的要回来。”

李斯行礼“喏。”

单纯只是依靠使者,那肯定是没用。

毕竟齐王就算是再煞笔,也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齐国肯定是要出兵的,使者拦不住,奸臣也拦不住。

所以王霄干脆利落的命令尉缭“去通知蓝田与骊山大营,各部做好准备,随时出击。”

作为秦国唯一的职业化军队,蓝田与骊山大营一直都在招募增兵。

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接近六万人之多。

还是和之前一样,是以骑兵为主。

王翦走的时候带走了一半,现在还剩下两三万人马。

王霄这次还想要再召集勋贵子弟的话,效果就不大了。

毕竟能上战场的,大都已经是跟着王翦去了楚国。剩下的,也早早进了军中做了职业兵。

王霄找来少府令,仔细询问了各处粮仓的存量,还有兵器甲胄,帐篷药材,铁锅食盐等等方面的存货。

详细了解清楚之后,他就下令把这些东西向着大梁城集结。

同时他对全境下达了动员诏书。

之前伐楚的时候,动用的兵马民夫全都是老秦人。这些都是值得信任的力量。

而新近征服的三晋之地还有燕国之地,只是在当地征召了一部分的郡兵驻守。

现在关中巴蜀等地人力资源枯竭,王霄总不能拉着女人上战场吧。所以他就向着新征服的地方下了动员令。

“大王。”正准备出发去临淄的李斯,写完诏书之后就进谏“三晋燕地之人不可全信。”

征服的时间太短,虽然王霄给了不少的好处,可这些国家毕竟立国数百年,像是燕国更是传承八百年,影响力深厚。一旦征召的兵马有异动,肯定会导致大规模的混乱。

“无妨。”

王霄摆手“之前各国除了征税征发徭役之外,可没给过当地百姓们什么好处。本王一来就减税,还摊丁入亩,永不加赋的。就连服徭役,也基本上是在本县范围之内。只要不是得了失心疯的,都该知道跟着谁的好处大。”

中原的百姓们,其实是很聪明的。

虽然他们一代又一代的被栓在了土地上,可对于生活的智慧却是把握的清清楚楚。

谁好谁不好,百姓们会用自己的双手双脚投票。

当王霄宣布,今年所有服兵役的人,都将免除一年的税赋,同时还可以免除三年的徭役。三晋大地与燕国之地全都爆发出超出想象的热情。

不过是月余的功夫,韩国之地就聚集起来八万人马。燕国也有六七万。魏国多一些九万多接近十万。而赵国是最多的,征召起来的大军居然超过了二十万。

随着时间的推移,肯定还会增加。不过王霄却是知道这已经足够了,干脆的结束了继续动员兵马。

代地的赵嘉,曾经派出使者去见那些征召起来的邯郸郡人,希望他们能够为赵王效力。

而当地人的回应非常现实“我们为秦国打仗,可以拿到数不清的好处。可为赵国打仗,除了战死之外,家里的东西都会被抢走。没有那个疯子会欢迎赵王再回来的。”

看似太过于功利,可这却是最直观的写照。

之前赵国盘剥太盛,不光是拉人上战场一轮接一轮的战死。

而且还因为物资不足,就干脆直接在国内开抢。为了给战马喂粮,就连田地里还没长成的青苗都给割了。

对比一下王霄给的好处,再回想一番赵国曾经做过的事情。

赵地的百姓们,那是真的非常现实。

听了这些反驳,赵嘉的使者只能是捂脸而退。

至于各地流落零散的贵族,试图煽动百姓们什么的。直接就是被抓起来送去官府换赏钱。

得知聚集起来超过四十万大军之后,王霄一点都不着急了。

有这么多的兵马围在齐国附近,没有名将也没有名臣的齐国,铁定是不敢出兵的。

半个多月之后,王霄带着离秋公主姐妹一起,在两万多精锐骑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的离开咸阳城,向着关东大地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