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时之间,这件事已是满城风雨起来,每一个人都是以此为谈资。
其实这很好理解,毕竟和TAO色有关的东西,总是能引人遐想,于是新的论战开始酝酿。
有人自然认为是假,有人则一口咬定了是真,大家都是面红耳赤,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有人论证为假倒也很有证据,为何突然在这个节骨眼上才会有人跑去李家,以前为何不敢去?还有,李公的年纪这样老迈了,不至于还如此吧,那孩子大的也不过三四岁呢,李公年过六旬,怕早已没什么兴趣了。
可即便如此,还是少不得令大家要深入地探讨,既要探讨,还是不免将那些乌七八糟的想法和李东阳连接在了一起。
而这……才是真正致命的开始。
也就是说,一个人获得尊重,这种形象,源于大家固有的形象,比如你看到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你绝不会将他和一些糟糕的事连接在一起,固然每个人在私底下都会有私欲,床弟上的事,是正常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人都会有想法,可是人的固有印象便是,你看到一个大人物,心里一般就只有敬畏,绝不会浮想到什么龌蹉之事,就如你看到一个獐头鼠目的纨绔公子哥,也绝对不会联想到什么好事一样。
可是一旦,当你将这么个德高望重的人与那些TAO色之事连接在了一起,即便你不相信他会做出这样的事,你每日为他争辩,告诉别人,这都是别人在给他泼脏水,是别人故意陷害,可是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那你的想法就开始奔放起来了,总会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不可描述的东西出现在自己脑海之中。
而这时候,当你蓦然回首去看时,再记忆起这个人形象,会不自觉地发现这个人少了许多的庄重。
噢,他们猛地意识到,原来李公也是一般人,也是食SE男女,也是吃五谷杂粮的。
而一旦你有了这个想法,他身上的光环也就渐渐地剥落了,固然这时候,你还在为他辩护,还愿意支持他,可是那种肃然起敬的心思,却徒然见变得截然不同了。
更重要的是,这种一口咬定了李公不是这样人的人,毕竟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除了某些坚定的诗社成员,各种讽刺之外,还有绝大多数动摇的中间派,这时候,他们也不免开始狐疑起来,甚至开始渐渐地产生了动摇。
有句话很切合生活实际,那就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眼下都察院还在查办,一切都是扑朔迷离,正因为如此,才给了无数人遐想的空间。
当唐伯虎收到这些消息,知道事情发展到这般程度的时候,不禁咋舌,他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爆炸性了,人有八卦的本能啊,读书人也大抵如此,谁也逃不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