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他还专门找到了龚院士,目前还在上京的,他认识的一位院士。
“你想做量子计算机了?”龚院士很诧异。
“我有把握。”
龚院士嘴唇蠕动,很想说什么,但还是没说,“好,我替你申请。”
有了龚院士的帮助,量子计算机当做华夏绝密计划被批准了下来。
名义上是由龚院士领衔主导,但实际上就是林禹一手主持。
为此,林禹不得不再次告别罗冰,来到上京的超算中心。
不只是魔都有超算中心,其实在上京也是有超算中心的,就在上京新区的经济开发区。
他的组员是龚院士的学生和胡院士的学生,两位院士并没有参与,这也是为了给后辈一个出头的机会。
“我相信大家都很疑惑,但是胡院士的诸位高足可能知道一些,我与胡院士一起工作过一段时间。”
“我要说的说,我们将在这里制造量子计算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
“就在这里,我们将创造历史!”林禹的话语掷地有声。
简单讲完,林禹带着问题分发给二十多位组员,三个人一组,分别对不同的设计进行操作。
而材料方面,他联系了徐颖,希望她们那边可以给予帮助。
林禹这边进行设计和制造,徐颖这些外援负责材料验证,他已经将简化后的设计交给组员进行完善和讨论,就像是在研发完全可重复利用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时候,而对徐颖那边也是将自己知道的材料混在一些其他材料当中,交给徐颖他们检验的时候也不会很容易就检验出来。
而林禹要做的就是居中调度,不断修改着组员交上来的设计和草图,他正在一点点地将整个设计往自己脑海中的设计引过去。
有一些材料是目前无法合成的,他也利用系统研究所的可操作性,将制造材料的设备制作了出来。
也算是为材料学的进步作出了一个巨大的贡献。
凭借这些设备,华夏的材料又向前进步了十年,也正是这些设备,量子计算机最根本的问题——材料就得以解决。
曾经林禹并没有把握制造出量子计算机,但是现在,林禹他敢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完全制造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
在经过三个月的设计与修改之后,在林禹的指导之下,他们终于完成了量子计算机的设计,这份图纸将整个设备都改造成了进行运算的整体部件,也就是量子计算机是一个一体化制造的整体。
“如果我们需要看显示,那么我们可以将显示器外接上去,但是其他的部分我们都可以进行口头操作。”
“当然如果并不习惯,那么我们还可以将鼠标键盘外接上去,使它更接近与我们习惯的外观。”
量子计算机制作了出来,但是外观基本和现在的计算机没有什么去区别,这是因为现在的人已经习惯于使用这种外观的电脑,也可以使用触摸屏改造成智能手机的样子。
虽然使用方法和外观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但是它的本质已经是量子计算机了。
林禹在一年内就结束了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他也可以顺利进行博士提前毕业的考试。
这对林禹来说没有一点挑战性。
很轻松就拿到了华夏科学院颁发的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