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5章 南洋百姓(1 / 2)

不过如今开创兰芳共和国的罗芳伯与陈兰伯还没有来到婆罗洲,陈兰伯的出身已经不可靠,而罗芳伯应该还在广东嘉应州石扇小镇上读书。

罗芳伯从小便一边干活一边练拳读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同时学业也颇为不俗,很快就中了秀才,可惜他虽然满腹经纶,但乡试时却再次不第,只能在老家当穷教书匠,直到三十四岁的时候,当地掀起出洋开金山的热潮,“盖闻金山之胜地,时怀仰止之私衷”,罗芳伯于是“乃怀壮游之志”,与众同乡于1772年从广州虎门乘舟前往“金山”坤甸。

现如今罗芳伯虽然没有来,但是在婆罗洲上生活的中华百姓却是不少,沈隆现在要发展事业最缺的就是人口,光靠各地输送过来的流民却是远远不够,于是便盯上了流落在南洋的大量中华百姓。

他们要么是因为家境困苦不得不下南洋来谋一条生路,要么像日后罗芳伯的搭档、戴燕王国开国国王吴元盛那样受天地会等会党的影响,试图反清复明,被迫流落南洋,无论是那种人,他们对满清的忠诚几乎不存在,这些人绝对是天然适合沈隆的人力资源。

只是人在海外,生活不易,再加上土著的骚扰,这些百姓的生活都很困苦,沈隆停船靠岸之后发现,当地百姓缺衣少食,并保守各种疫病折磨,只能勉强维生而已,他们大多都以宗族或者同乡为纽带,完全是一盘散沙,没有罗芳伯、吴元盛这样的强力人士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他们是没办法对抗当地的土著的。

当年罗芳伯是借着在当地教书识字,调节矛盾慢慢树立起了威望,再通过开采金矿让这些南洋华人生活日渐好转,平息盗匪铸就了无上威望,这才被推举为兰芳共和国的大唐总长,这一连串的手段看似简单,细细想起来却是别有一番深意。

读书识字能让这些平日里以宗族和同乡聚集的松散势力意识到他们都是华人,都属于同一种族,和当地的土著是不同的,可以团结更多人手;而金矿可以让他们获得经济利益,并在开采金矿的协作生产中加强凝聚力;最后打击盗匪证明了罗芳伯的武力,钱、人、武力都不缺,那么上位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沈隆驾船从三发登陆的时候,当地的百姓还很慌张,以为是来了海盗,虽然不明白这穷地方有啥可抢的,但依旧习惯性地开始逃跑,不过看到沈隆他们并没有带武器下船,反倒是拿出了粮食要和他们交易,他们这才慢慢回来。

沈隆用粮食换取他们淘出来的零星金矿,由于在做生意的时候重视信誉、童叟无欺,很快就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好感,然后出售给他们各种采矿工具,让他们能够更有效率地开采金矿,慢慢扩大了交易规模。

当地的港口渐渐变得兴盛起来,但是这也引起了当地土王和盗匪的觊觎,当地百姓发现种种迹象,不由得慌了,这才刚过上好日子,怎么又要遭贼了,这些盗匪和土王一向残暴,要是被他们杀过来,那可就是死定了,这下该怎么办才好?

很快就有人想到了沈隆,他不是有一艘大船么?船上枪炮众多,而且他为人厚道,就算赶走了那些盗匪和土王,料想也不会为难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