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教育公平(2 / 2)

“所以啊,这是张巡摆错了自己的位置,基层官吏不去干基层的事儿,却想着保全江南,他这么牛逼,把朝廷礼法置于何地将肃宗和玄宗这一对君臣父子置于何地”

杨淮闻言,一时语塞,却是没想到刘大炮的角度居然是这个。

却见刘大炮笑着道:“朝廷与民,到底谁是谁的本,这个问题我并不想与你争辩,但是我以为,任何百姓都应该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力,追求过好日子的权力,阶级跃升这种事,就算是注定只能发生在极少数人的头上,但至少有个希望,有希望,生活才有劲力。”

“至于这样打破阶级壁垒会不会给国家带来动乱,会不会打破朝廷的秩序,那其实不应该是百姓要去考虑的问题,朝廷应该想办法适应百姓的变化,满足百姓的需求,想办法给每个百姓都创造上升的阶梯,而不是为了所谓的稳定将所有的上升阶梯锁死。”

“我在扬州办学堂所求的无非也就是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特么的公平!”

“什么特么的狗屁君臣父子,老子不吃这一套,朝廷不满就让朝廷去想个办法,礼乐崩坏就建立一套新的礼乐,朝廷维系不住就换一个新的朝廷,张巡没什么好歌颂的,让这个狗日的世道再也没有第二个张巡才是真正的天道。”

“今天我来找你也不是跟你商议的,睢阳书院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我大婚的请柬给你送了,你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你想躲在睢阳专门教授富家子弟这是对我义子门中每一个向学学子的不公平!信不信老子砸了你的门楣”

“你这样的名师,要教,就去编写教材,去教授老师,我在扬州设立了一个新衙门叫教育局,第一任的局长由你来做,若是实在不愿意和我同流合污,那你就搬走吧,你们杨家的这点祖产,也不用要了,谁特么跟你讨价还价,老子给你脸了”

“你……你……”

就见杨淮脸色通红通红的,看上去好像一口老血随时要喷出来一样。

作为一代大儒,他哪受过这个

“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你这个乱臣贼子!”

“呵呵。”

刘大炮根本懒得跟他争论,干脆扬长而去。

他不是不可以跟老东西辩论,只是他堂堂扬州之主,凭什么要和这老东西辩论呢

教育这个东西,他可太懂了,只要读书识字的人足够多,一定是会朝着越来越公平的方向去的,老百姓对教育公平,或者说是表面上的教育公平是有着一种近乎于病态的执着的。

科举这个东西,从重策论一点点的发展到重经意是必然的,甚至演化到明清八股文的地步可能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这样公平。

策论这东西,靠死读书是没用的,尤其是六经注我这种学术思想盛行之后,所谓的四书五经压根就只是参考书而已了,没有名师指点,没有大量的知识底蕴来熏陶,不读个万卷书行个万里路,怎么可能真的取得好成绩。

但是贫穷家庭的孩子没能力请明师,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读不起万卷书,上不了顶级书院,你让他们写策论,只能写一堆特空的废话出来,可他们也需要上升阶梯啊。

类似的争论其实即使在现代社会也没停过,一句小镇做题家就能炸出来一片一片的怒火,随着社会阶级的固化,中考、高考所考试的东西也一定会趋向于越来越简单,越来越趋向于死记硬背,因为这样公平。

刘大炮不怕此事闹大,说实在的,他虽然主张把睢阳书院搬迁到扬州来,但其实他巴不得那些所谓的大儒都想不开,都把他们给得罪得死死的,不陪着他们一块玩才好呢。

当这些所谓的大儒与他唱反调的时候,必然会扛起秩序啊,有用啊,之类的大旗,那自己自然而然就会成为公平派的领头羊,那么那些渴望公平的人自然会齐聚在自己的旗下。

他代表的永远只能是底层百姓的利益,政治这个东西说穿了就是人设,所以他早就已经决定要沿着这条路一口气走到黑了。

虽然他其实非常有钱,现在差不多应该已经是全天下最有钱的真正首富了。

有钱人代表穷人的利益,这不是很正常的么

至于学区房。

谁说学区房的制度不公平了这不比单纯的提高学费要公平多了没看见我已经在严打高级补习班了么

………………

回到扬州城,想了想,先是去了慕容嫣家里和好兄弟商量了一下结婚的事儿,随口问道:“对了,咱们如果在扬州大婚的话,你爹肯定是得回来的吧。”

“正要跟你说这个事儿呢,我爹肯定是回不来了。”

“怎么的呢”

“王全斌死了,其部众几乎全部被我爹兼并,眼下这正是关键时期,料来他肯定是抽不开身的。”

“王全斌……怎么死的。”

“刺杀。听说官家对此事非常生气,下令我爹对川蜀境内全部叛军进行大规模围剿,要他三月之内结束战斗呢。”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