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座铁路的修建也是困难重重,原因就是需要穿越无数的高原山岭。
尤其是滇黔高原,喀斯特地貌、自然灾害频发,峡谷暗流更是纵横交错。
若是想要修建一条高质量的铁路过去,那么路线的选择就是最重要的。
这条线路是朱功亮的亲传弟子冯昭来规划,据说朱功亮那家伙在里面也用了力气。
最后这条实际规划的铁路,从成都府出发,经过了乐山到乌蒙府,东西两条支线分别到黔地的贵阳府和东川府再到大里城,算是接通了滇西和黔地,之后就是一路南下到滇南行省的治所昆明城。
从昆明城南下,走最容易走的东南地区,越过横断山进入阿瓦行省,然后穿过山间平原一路到洞乌行省,之后在昂光港转成海路,在运到世界各地去。
这条路线说起来轻松,其实真正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其实说白了就是资金和劳动力的问题比较大。
资金倒好说,这条线路不是朱功亮弄得那条。
这是大华整体运输规划中很重要的一条线。
自然是由朝廷来全程支持,要钱给钱、要粮给粮,机械设备都是优先考虑。
但劳动力朝廷就有点麻烦了,他们可没有凭空变出人来的本事。
大华如今的疆域如此广阔,许多年轻人都会选择走出去看看。
造成内部的人口就更少了,朝廷对此海也是很难限制的。
所以才有了这次郑毅不到两年连续来蜀中两次的原因。
他就是要用分基地,将这里的人口数量整体拉动起来。
建设这条西南大动脉的同时,也扩充西南地区的人口,带动经济发展。
他从成都府出发,在合适的地方建立分基地,然后南下滇南和黔地,甚至这次一路走到洞乌行省。
将整条线路和辐射的区域,建立了十九座分基地,同时也让他再次来到中南这边。
这一路平原、山地、高原、河谷、雨林各种地形都有。
各地的风俗文化也各自不同,确实独具风味。
郑毅出巡到这边,同时也是借此机会放个风。
他出来也没打算这么快就回去。
就在这边住上一段时间好了。
同时也省的被中京那边的事情心烦。
大华如今的发展极为迅速,整个帝国也逐步完善。
本来他这个皇帝该轻松了,每当这么想的时候,总有事情让他头疼。
这次的事情是关于定都的问题,朝廷三大院和诸部共同提出迁都的建议。
如今中京沈阳还是地处辽东,历朝历代都没听说那个中原汉人王朝定都在辽东的。
当初建都中京是大势所趋,但如今华夏一统,就不合适在全部放在中京这边了。
本来郑毅也没在意,谁知道这个建议竟然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的轰动。
就连很多老百姓,对于这种说法都是极为的支持。
好像他若是不迁都到中原就不认他这个皇帝似的。
当然不认他有些夸张了,当前帝国没人敢这么说。
但每天都有人上各式各样的谏言,他也是被烦恼的不行。
在过往的时代,中京确实不太适合作为华夏一族的国都。
但那不是以前吗?整个中原的面积都是有限的。
关键是现在不同啊,他们的疆域都覆盖北冰洋了。
如果按照自然距离来说,中京那跟坐落在中间没什么区别。
只是这么多人都赞同迁都,他就让大家将心目中最合适的地方提出来。
谁知这一提立马乱套了,筛选之后给他的备选方案都有上百个。
国内更是炒作一团,从官员到百姓纷纷都在争论定都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