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相比较的话,郑毅宁可不需要民族英雄,为东番繁荣昌盛而努力的每一位都是民族英雄。
为了防止被来去如风的海盗袭击,郑毅特意致电三大院,扩大东番舰队,制定日常海岸巡逻任务。
这个巡逻也将平湖诸岛放在里面,见到海盗之后啥也别问,先打再说,对于投降的仔细甄别,没有大恶才允许落户东番,至于东番和平湖内部,胆敢与海盗团伙有勾连的,一律严惩不贷。
之后又确定了一下对活跃在东部群山中那些原住民的政策。
那些人有常年与汉人打交道的部落,这些部落应该以招抚为主,协助他们迁出大山,学习耕作和养殖技术,或者一部分人加入到各座工坊之中,以加快这些原住民部落的融合。
至于仇视汉人、野蛮成性的部落,郑毅没有表态,但是意思很清楚,你们自己看着办。
其实山中很多部落都是非常仇视汉人的,毕竟汉人将他们从海岸和平原赶到了山里生活。
这是生存的对抗,弱的一方必定是要让出好的环境,说不上谁对谁错。
但这些仇视汉人的原住民部落,经常将“打猎”汉人当做日常生活。
甚至从很多人口中,郑毅还得知山中竟然也有“食人部落”。
对于这样的部落,郑毅的一贯准则就是一个不剩的灭掉。
他们敢吃人,自然已经不能算作是人。
既然不是人那灭族没任何心理负担。
那些顽固不化的原住民部落,相信郭庆阳等人不会心慈手软的。
有时候说融合、同化,但每一次的融合同化,都是要有流血配合的。
不然就那么容易融合同化了?说华夏文化同化力很强,总不能全都让这些野人背四书五经去吧?
融合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征服和冲突的过程,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才能让融合顺利的开展。
郑毅在东番呆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这边已经算是盛夏了,辽东和关外应该正在春暖花开。
他在高/雄城出发,渡海前往吕宋,东番与吕宋只不过隔了条海峡,从距离来算还没有到福/建沿海的距离远,这边是李昉作为军民统管坐阵,提前就派出了两艘战舰迎接在风雅岛附近迎接郑毅。
风雅岛名字取得很好听,其实真正说起来应该叫做风暴岛才对。
因为此处地处海峡中部,一年四季几乎都是狂风不断。
但李昉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还是想要附庸一下风雅,就给这座岛屿取了名字叫风雅岛。
周边不远的几座岛名字更加的奇怪,什么仁义岛、仁德岛、大雅岛、小雅岛、崇礼岛、尚德岛等等,反正他是以一己之力将原本的荒岛全给冠了名,当初将改名之后的岛屿和坤舆图报上来的时候,连政务院的同僚都忍不住捂住了脸。
李昉是李源的堂弟,但是和李源这个智将、儒将不同,李昉就是个大老粗,出门走路都拎着枪那种类型。
虽然经过专业的培训,大多数时候都能按照准则行事,但其粗犷的名声依然还是响彻整个华夏军。
这么一个粗人,取了这么多看似风雅的名字,熟悉他的人怎么能不觉得好笑呢?
就连郑毅对这一座座岛的名字都忍不住嘬牙花子子。
好听是好听,但就是觉得怪怪的。
李昉这家伙不会是翻字典搞出来的吧?
在吕宋北部的归德港没有停靠,而是一路到了马/尼拉湾。
不过如今马/尼拉也不拉了,这里被李昉给改成了崇圣城和崇圣湾。
郑毅听着都一阵牙酸,这操蛋玩意儿肯定有人在背后出谋划策。
不然根本不可能想到这么多拍马屁的玩意儿。
而且貌似还派的很像那么回事。
只是不清楚这背后是谁。
不然就凭李昉这货?
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