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膨胀(2 / 2)

“之前我让你注册的那工作室你还记得没?”

“没几天的事,怎么不记得。”

“你晚上来我家找我,咱两商量下,工作室可以先动起来了。”

“好呀,正愁这两天没事做,我姐一个劲催我去电视台,死烦。”

……

徐声离开,陆陆也正式拿起了办公桌上的剧本。

《盗梦空间》的名字很深涩,完全不像一个有关离婚家庭的故事。

第一镜,她没看过罗永浩那个经典视频,完全理会不到剧本里的那种荒诞。

可第二境,她却渐渐地被徐砚的见闻所吸引。

话题回归到了离婚家庭的矛盾,街边的孩子倔强的被养父拧着耳朵带走。

这一幕就是徐砚的见闻,然而陆陆却发现徐声在小男孩性格的表现上并不深刻。

小男孩的台词缺乏力度,让徐砚在这一幕的感触弱了许多。

徐声给她剧本之前,就说过自己在这方面的缺陷。

这该是多么谦虚的一个人,竟然连自己的不足也看得那么清楚。

第三镜,来到酒吧!

徐声在台词上的表现又呈现了另一番景象。男主徐砚的尴尬,在那种她陌生的台词里,却显得很流畅。

主角的心不在焉,也在那种啼笑皆非的台词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陆陆自认,她写不出这样的本子。徐声对潮流的把握,竟然让她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接着,主角来到了心里诊所,从一开始的逃避到被心里医生逼着硬着头皮去面对。

“梦能反应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有的人以为活在现实,其实整天浑浑噩噩,有的人以为活在梦里,是因为现实让他无处可逃。梦与现实,有时候就在一念之间。闭上眼睛,你可以先到我的梦境里去看一看。”

为了引入原版的体系,徐声增加了心理医生的戏份,心理医生变成了原版里的筑梦师。

陆陆突然有些理解不了徐声这一段的设定。

可随着筑梦师的介绍,原版《盗梦空间》的体系逐渐展现,在那一段夹杂着心理学的盗梦体系中,陆陆竟然感觉到有些浑噩。

这个触及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话题,竟然能用这种方式来表现?

梦虽是梦,但梦却能更好的反应一个人心里最真实的想法。

当主角不敢去面对的东西一一在梦里展现,而种得最深的,却是他从咖啡厅刚出来遇到的那个离婚家庭的场景。

主角因为有了孩子而忧郁,不敢面对,所以一开始徐声用了一个荒诞的场景来描述。再回头去看那个场景,陆陆隐约有了些画面感。

而后续的三重梦境,更让陆陆那种初始的画面感清晰的呈现在脑海。

徐声的这个剧本并不完美,最起码他在女主的表现力上显得很弱。

然而这却是个完整的剧本,她也看到了徐声想要表现的东西。

这个故事的正序方式,应该是一个离婚家庭的父亲,回头去看自己曾经的经历。

然而徐声却引入了盗梦这种她从未见过的体系,将这个故事反过来呈现。

现实里,人们很难接受一个渣男的翻然悔悟,但用盗梦的体系,却很巧妙的避开了渣男的人设。

而剧本末尾,那两个看似相同的结局,再次给了她不一样的感觉。

一个完完全全的通过刺激回到现实,另一个则是模棱两可的呈现了现实。

其中微小的差距,表现的却是不同的东西。

第一种结局更感动,第二种结局引人遐想。

看完剧本,陆陆也有些纠结。作为一个读者,她心里也没有更好的取舍。

两个结局,无论是哪一个她都舍不得丢掉。

她不禁有些佩服徐声,这个趋于成熟的剧本,让她真正见识到了徐声的实力。

徐声这个剧本不仅立起一个让她接受的体系,更是将离婚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表现得淋漓尽致。

离婚的家庭很难回头,徐声却通过三重梦境的设定让主角徐砚实现了回头的念想。

这种带着悬疑色彩的大团圆,根本不是着力于家长里短的自己能写得出来的。

她的脑子,开不出这么一个洞来。

这个本子只要把徐声所说的部分补上,唯一需要担心的,就只有那套盗梦的体系能不能让人接受了。

人们能接受,就算徐声只是编剧,同样能一步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