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收复失地、开拓疆域都属于最耀眼的政绩光环。
我问,雍正怎么搞钱?
他说,税赋改革。给穷人减负,给富人加税。例如摊丁入亩,变人头税为土地税。你穷的连土地都没有,你不需要缴税,那放开生吧,于是人口直接翻倍。过去公粮是按比例多收一些的,用于平衡运输损耗,雍正又提出“火耗归公”,意思是公摊是国家的,老百姓不需要为此买单。怎么给富人加税呢?一是你土地多,你多交税。二是官绅一体纳粮,过去贵族阶层可以免税,现在,对不起,一视同仁。三是铁腕反腐,说抄家就抄家。
我说,我隐约觉得,整个清朝财政都不宽裕。
他说,是的。一是过于追求圣主仁政,人增税不增。二是税种没有与时俱进。除了传统的农业税之外,只征收铜铁盐等专营税,没有重点开发商业税、关税。后面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都是钻了财政空虚的空子。
我问,雍正打仗水平如何?
他说,雍正不怎么懂军事,对外战争输多赢少,还差点被准噶尔反推。他爹,刚才讲了,开疆拓土。他儿,更劲爆,直接把新疆拿下了。自己呢?啥也没收复。
我问,新疆是乾隆拿下的?
他说,是的,新疆这个名也是乾隆给起的,意为“故土新归”。你知道乾隆收复新疆意味着什么吗?第一、国土面积为历朝最大,甚至比今天还大。第二、实现了各民族大统一。
我问,元朝不是更大吗?
他说,你说的是横跨欧亚大陆的元朝地图,那地图是人家蒙古帝国的,归属元朝控制的区域并不大,另外元朝也没拿下过新疆区域。乾隆晚年自称“十全老人”,是对自己一生武功的总结。其实单凭收复新疆这一件武功,他青史留名的地位就不次于秦皇汉武了。
我问,在此之前,新疆丢失了多少年?
他说,近千年,安史之乱后就断了联系。
我问,拿下新疆的关键是什么?
他说,第一、决心。康熙有,雍正也有,乾隆还有,三人在位期间都曾出兵准噶尔。第二、时机。草原政治不稳定,恰逢准噶尔老大死去,准噶尔陷入内乱。第三、单挑。当时世界上正在爆发第零次世界大战,准噶尔的保护伞俄国无暇东顾。总结起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
我问,当时跟俄国关系如何?
他说,还不错。当时俄国当权的是摄政女王苏菲娅,赵翼在《檐曝杂记》里描写了一段美男计:“康熙中,圣祖尝遣侍卫托硕至彼定边界事。托硕美须眉,为女主所宠,凡三年始得归。所定十八条,皆从枕席上订盟,至今犹遵守不变。闻近日亦易男主矣。”
我说,不会是韦小宝的人物原型吧?
他说,大概率是。这段经历简单概括就是中国美男在俄国的宫廷艳遇记。
我问,谁是清朝第一诗人?
他说,乾隆本拢乾隆一生作诗43630首,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写诗最多的人。
我问,他的诗如何?
他说,很黄很暴力。例如《新娘》:楼下锣鼓响叮咚,新娘羞坐花轿中。今日洞房花烛夜,玉簪剔破海棠红。
我问,赵翼有什么有名的诗没?
他说,他专攻史学研究,写诗属于副业,耳熟能详的就是那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还有一句不怎么出名,但是很有意思: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我问,我们评判历史,会不会也如矮人看戏?
他说,大概率是!每个时代的决策者身边都汇集了举国之精英智囊团,你能看到的,他们也能看到,你看不到的,他们还能看到。那为什么还做出了那么“愚蠢”的决策?在当时的局势下,这么决策已经是权衡再三的最优选择,但是这个“最优”放在数百年后来评判,就未必是“最优”了,因为我们看到了更多“更优秀”的解决方案。这就如同你抱怨自己临退休才混到副科的父亲为什么不在上世纪90年代选择下海,你也不理解为什么县城会把大城市淘汰的高污染企业招过来。
我问,赵翼是高考状元吗?
他说,理论上是。清朝跟明朝不同,清朝是全国统一卷,江浙地区凭借富庶的经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自然就形成了状元垄断。赵翼参加高考时,已经很有名气了,也考了第一,但乾隆的意思是江浙地区出了那么多状元,少一个也无所谓,大陕西还没出过状元呢,要不,就让赵翼让一下吧,大笔一挥,状元变探花。
我问,乾隆时期,算不算文化独裁?
他说,从文字狱来看,算!乾隆时期的文字狱发生了一百三十余案,占清朝全部文字狱案件的七成,其中有47案的案犯被处以死刑。
我问,文字狱是防什么?
他说,清朝前期的文字狱主攻士大夫阶层。到了乾隆时,他跟士大夫关系不错,尤其是编著《四库全书》期间,相处很是融洽。乾隆就把枪口下移,瞄准了社会底层,要预防“妖言惑众”。农民是没脑子的,农民起义都是被什么人煽动的?主要就是两个群体,一是失意文人,二是民间宗教。
我说,这一点,我感触特别深。互联网时代,真正有危害的不是那些大作家,而是自媒体大v,他们具有超强的煽动力。我在这个领域待了十多年,总结的规律就是不管是谁,一旦拥有了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不自觉的就想断案。有个大v在接受采访时坦承,自己每天有批阅奏章的感觉。所以,就形成了一种现象,不断有人成长为头部大v,然后开始议论时政,然后被封,然后又有新人成长起来,就这么不断的轮回。
他说,文字狱的主要目的,不是想抓谁或弄死谁,而是想起到一个震慑作用,无论你是否读书识字、家中藏书几何,哪怕你是真心谏言,想要活下去,思想和文风也必须与社会走向保持一致。甚至,最好保持沉默。
我说,我们就是小老百姓,只谈吃喝拉撒和风花雪月就好,不谈国事。
他说,可以谈,但不要乱谈。
我问,乾隆年间也有农民起义?
他说,有,白莲教农民起义。乾隆交班后最关注的就是白莲教的动向,为了平定,嘉庆几乎耗光了乾隆朝积累下来的所有积蓄。
我问,清朝怎么做,可以跟上欧洲工业革命?
他说,你这个问题不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吗?李约瑟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技术没有最先在中国诞生?
我问,为什么?
他说,教科书上是这么说的: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进而发展成规模经济也就是国家现代化。而这一开始的社会分工在东方就没有先决条件,可以说这是一个伪命题。
我问,有没有破解的办法?
他说,除非从顺治开始,每一代皇帝都把孩子送到欧洲最好的大学念书,让他们知道世界那么大,值得去看看。但是,这个很难,因为他们一直觉得,北京是世界中心,拥有先进文明的人咋能去落后区域读书呢?当年英国派出的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乾隆,也是一个清朝走向世界的机会,结果满清文武毅然把人家当蛮夷对待。
我问,是因为马戛尔尼拒绝三跪九叩之礼而闹翻的吗?
他说,这些只是小摩擦,真正的原因是误判了世界,误判了自己。一是观念问题,没认识到世界的变化之大,也没认识到现代化对中国的挑战如此之大。二是利益问题,现代化制度会冲击皇家利益。
我问,其他皇帝呢?思想有没有open一点?
他说,没有,都沉浸在自己的浮华盛世中,大梦不醒。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认为英国的武器那么好,我们应该向英国学习。但是道光皇帝给了一个批示:一派胡言。
我说,上学时,我一直疑惑为什么1840年是近代史的开端,而不是1912年清帝退位。现在看来,是鸦片战争把大清的井盖给掀开了,让所有中国人看到外面的世界正在发生着什么,才逐渐开始军事、经济、教育的现代化改造。马戛尔尼的访华礼物有什么?没打动乾隆吗?
他说,枪,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可是清人不识货。乾隆回赠的是各种如意。
我问,这次没送钟表?
他说,当时清朝贵族对钟表已经很熟悉,也开始玩怀表了,瑞士一些国际大品牌甚至会针对清朝王室开发珐琅彩系列。假如曹雪芹是京城王爷这个级别的,《红楼梦》里就会多出两个道具,一是怀表,二是玻璃镜。
我问,马戛尔尼如何评价当时的大清?
他说,他形容中国是一艘已经破旧不堪的船,因为有几任能力不错的船长,这船看起来还能开,一旦遇上能力不行的船长,马上会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