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退去之后,朱文轩马上把军队指挥权交给朱顺,然后就去处理内政问题了。</p>
朱文轩首先叫来,自己朱家的账房先生公孙钱,任命他为南安钱庄的大庄主。然后命令他,立刻招聘识字的人,教会他们做帐的知识,然后准备派往南州各地,建立钱庄的分号。</p>
接着,他叫来朱清,了解物价情况。朱清回答道:"自我们大胜敌军之后,物价马上回复正常了,现在是二十纹左右一石。我们稳定物价,只用了三十万石的大米。"</p>
但是,两天之后,公孙钱向朱文轩汇报,要招到识字的人不易,要招到会做帐的人,更难呀!</p>
朱文轩对他说道,我准备用大夏币代替银两,你招的人,如果会做帐就更好,如果不会做帐,会两者兑换的人也行。</p>
半个月之后,追击的大军,在朱顺率领下回来了。这次大战,不但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兵器,最大的收获,就是缴获了上千匹战马,骑兵可以扩展到二千人了。</p>
朱文轩立刻从受了重伤、年纪大、不适合再上战场的百夫长和十夫长中,挑选出二十二人,任命他们为南州二十二个县的县令,然后自己亲自培训他们。要求他们上任之后,一是要抄四大家族之外的中小地主的家,将他们的土地收归官营。然后,代表官府与所有租地的农户,签订新的地契,新地契写明,不需要交任何地租,只需要将收获的三成,按二十纹一石价钱,出售给政府即可。</p>
朱文轩深知,自己要站稳脚跟,就要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而让人民有饭吃,则是赢人民支持的最关键因素。而县令是代表政府的最基层组织,他们表现的好环,直接影响大夏王的稳定。</p>
朱文轩亲自培训一个月之后,这二十二位县令,各带领一个中队共一百名士兵,前往各个县上任。上任之后,他们在在县城设立一个县公所,以及在县内的八处地方,设立乡公所。各个县公所和乡公所,在丰收时负责收购粮食。在平时,负责销售粮食、食盐和铁器。</p>
除此之外,每个县公所和乡公所,都有一名南安钱庄的人员,负责将银两兑换成大夏币。而要购买各县公所和乡公所出售的物资,则必须使用大夏币。但钱庄只提供,银两兑换大夏币的单向服务,大夏币不能兑换成银两。</p>
南州是产盐的大州,两大盐场所产的盐,销售到全国各地,但本地人大多数食不起盐。朱文轩将盐场官营化之后,决定停止对外出售食盐。在本地,以五十纹一两的价格出售食盐,比过去低了十分之一。但也必须用大夏币来购买。</p>
大夏币背后,就是粮食、食盐和铁器,有这些物资做后盾,这就是朱文轩敢于推广大夏币的底气所在。</p>
事实上,朱清、朱升和朱顺,包括公主在内,都反对朱文轩,用大夏币来代替银两。因为他们不理解,这就是一张纸,很难说服别人使用,而且很难保证,将来不大幅度贬值的。但是,朱文轩作为穿越者,他亲身的经历让他知道,纸币的发行,只要遵从经济规律,有物资做后盾,是可完全行的。他在二十一世纪使用的人民币,一开始是以粮食、棉花和煤做后盾的,后来又加上电价和基础设施做后盾的,所以物价基本保持稳定。</p>
朱文轩知道,货币只是交换的媒介,所以货币是银两还是一张纸,在交换过程中,并没有实质区别。关键在于,货币发行人要遵守经济规律,要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做后盾,更不能滥发纸币,用发行纸币代替税收。</p>
用纸币代替金银,实际上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这是二十一世纪,全部货币都纸币化的根本原因。朱文轩自己,有在二十一世纪亲身使用人民币的体验,所以他有胆量,也有能力,用纸币来代替银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