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戏如人生(1 / 2)

一阵大风吹过来,尘土飞扬,草叶和垃圾袋卷上空中,众人纷纷侧头,防止风沙迷眼。</p>

逆风的方向,出现了两个人,一男一女,迎着风,携手同行。</p>

男的穿着件皮夹克,戴着头盔,女人身穿一件白色毛领羽绒服,在场记者纷纷拍照,围拢过来举着话筒提问,他们保持沉默,拨开众人,径直走进了公安局。</p>

特案组四人站在接待大厅里,他们已经等很久了。</p>

穿皮夹克的男人说:“我就是拍摄上传杀人视频的那个人。”</p>

穿羽绒服的女人说:“我是被吊死的那个女人。”</p>

第一部杀人视频中的那个女人并没有死,她还活着。</p>

特案组找不到案发现场,所以他们重建了一模一样的现场,通过犯罪模拟,特案组早已知道,杀人只是“凶手”和“受害者”导演的一场戏。</p>

过程如下:</p>

那女人首先脱掉上衣,用绳索在两肋之下捆绑好,预留下一个打结的绳套,然后穿上毛衣和羽绒服,坐在椅子上。男人将她捆绑,开始录制网友看到的那段视频。男人在女人脖子上缠绕的是“假绳”,这根绳子很短,刚好绕脖子一圈,并没有连接到上吊的那根绳子,只是起到迷惑别人的作用,承载力量的那根绳子连接的其实是隐藏在女人腋下的绳套。毕竟,一个人,腋下绑着一圈绳子被吊在空中是不会死掉的。</p>

这是一种简单的魔术手法,电影里也很常见。</p>

为了把这场假吊死的戏演得逼真一些,她的表情是那么恐怖,挣扎得是那么剧烈,所说的台词也是提前背熟的,这一切都是他们所演的戏。</p>

他们并不是陌生人,而是一对恋人。</p>

男人叫何一争,是个导演,女的叫沈茶,他们毕业于北京的一所电影学院。</p>

大一的时候,何一争就是学校里的才子,才华横溢,自编自导自演了几出话剧,在学校的小礼堂演出的时候几乎场场爆满,掌声如潮。他们相识的那天,云淡风轻,鸟语花香。何一争创作了一个三幕的舞台剧,寻找女主角来和他演对手戏,他扮演丈夫,需要一个妻子的角色。很多表演系的女同学前来面试,沈茶当时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背带牛仔裤、帆布鞋、棉布T恤,露着白白的手臂,扎着双马尾,抱着几本书,徘徊在小礼堂外面的走廊里。</p>

她是陪朋友前来应聘角色的,何一争偶然看到她,觉得她的形象非常符合剧中人物形象。</p>

何一争说:“这位同学,我请求你担任女主角,来演我的妻子。”</p>

沈茶有些受宠若惊,不知道说什么好,朋友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示意她赶快应允。</p>

何一争说:“你不回答就是同意了,走吧,我们去排练一下,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老公,你是我妻子,我们要融入这个角色,要入戏。你先叫我一声老公试试。”</p>

沈茶扭扭捏捏低着头说:“我不……”</p>

他们扮演过多次夫妻,从学校的舞台到人生的舞台。</p>

他是主角,她是配角。</p>

当时的很多剧照和相片都保存了下来,存放在一本厚厚的影集里,随手翻看,往事如碧空般晴朗。舞台上的台词是他们共同创作而成,有时,他们也会争吵,比如关于爱情的观点。</p>

他说:“爱情,来时如蝴蝶,去时如飞雪。”</p>

她说:“爱情,来时如飞蛾,去时如烟火。”</p>

他说:“我能等待,玫瑰不能,就要谢了,在我送花的手中。”</p>

她说:“我能等待,玫瑰也能,就算谢了,在我送花的手中。”</p>

对于剧本的争吵、台词的修改,最终的结果就是她妥协和迁就。尽管她扮演的是主角,其实更像是配角,她认为,妻子这个角色是应该默默付出委曲求全的。</p>

毕业之后,北京、上海、广州,何一争不断地变换工作地点,沈茶不离不弃跟随着他。</p>

他们一起进入了一个广告传媒公司,我们在电视上有时会看到何一争拍摄的化妆品广告,模特靓丽,肌肤水嫩。何一争最喜欢拍的是政府的形象工程广告片,政府出手大方,很少讨价还价,只是有时会提出一些变态的要求。例如,制作费用十几万,但是发票开成上百万;例如,让演员陪领导喝酒等。</p>

有个领导给何一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广告片拍摄完毕,领导负责审核,他坐在沙发上,很深沉的样子,吐出一口烟,盯着广告中的一个画面,缓缓说道:“这朵花,能不能开得更主旋律一些?”</p>

领导摊开手,伸掌,做了个花朵开放的手势。</p>

何一争连声说好,表示会修改一下,保证达到领导的要求。</p>

最终,何一争采取了仰拍的角度,他跪在地上,举着摄像机,让那朵花儿高高在上,雾霾的天空被处理成蓝天白云,还配上了高亢嘹亮的主旋律歌曲,终于通过审核。</p>

何一争并不愿意说自己是导演,他想拍的是电影,而不是广告片。</p>

他想拍,乡间土路,一场大雨过后,车辙里清亮的水,向前游动的黑色蝌蚪。</p>

他想拍,一个四世同堂的家庭,每个家庭成员的一生。</p>

他想拍,一个女人,她有个孩子,1989年死于车祸,肇事车辆是一重型履带车,司机逃逸,至今没有落网。</p>

终于有一天,他下了决心,辞了工作,成为一名独立电影人,开始筹拍一部电影。</p>

从购买小说版权,到修改剧本,影视立项,历经了千辛万苦。在筹集资金阶段,他不断地去电影节散发剧本,游说各种老板投资,那段时期,他见识了全中国最能吹牛的人,影视圈鱼龙混杂,不过,吹牛是影视圈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尽管他吹得天花乱坠,但是对方更能吹……总之,没有人愿意投资在一个没有作品的新导演身上。</p>